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90篇 |
免费 | 428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3篇 |
劳动科学 | 130篇 |
民族学 | 239篇 |
人才学 | 286篇 |
人口学 | 34篇 |
丛书文集 | 3867篇 |
理论方法论 | 694篇 |
综合类 | 8090篇 |
社会学 | 1526篇 |
统计学 | 3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574篇 |
2022年 | 653篇 |
2021年 | 818篇 |
2020年 | 624篇 |
2019年 | 520篇 |
2018年 | 217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428篇 |
2015年 | 709篇 |
2014年 | 1539篇 |
2013年 | 833篇 |
2012年 | 903篇 |
2011年 | 875篇 |
2010年 | 908篇 |
2009年 | 925篇 |
2008年 | 1044篇 |
2007年 | 878篇 |
2006年 | 597篇 |
2005年 | 481篇 |
2004年 | 455篇 |
2003年 | 369篇 |
2002年 | 352篇 |
2001年 | 345篇 |
2000年 | 251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后疫情时代催生了新的国际发展格局,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重重挑战。实施在地国际化的变革、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成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路向与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剖析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发现其蕴涵着“机会—能力—保障”的逻辑要义。有效开展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确保国际化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在地化的关系,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教育管理多样化;创新民族文化,推进本土化课程改革;整合教育元素,促进跨文化校园建设;更新具体指标,完善高校国际化评价,助力构建在地国际化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为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提供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62.
范藻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1):30-35
在美学研究起点的问题上,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和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中的"实践"和"生命"既是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美学思考的逻辑起点。潘知常坚信并论证美学研究的起点是生命,其产生的意义是带来了美学的生机、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和扩大了学术的影响,进而引领人类生命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3.
64.
将服务主导逻辑的思维范式引入老字号企业中来,结合消费文化和社会情景价值理论探讨该领域中品牌价值的共创机理,基于理论假设构建研究框架。以北京、上海、福建三个地区的不同行业老字号品牌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企业员工和消费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修正的初始量表,基于PLS-SEM方法对收集的309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应用SPSS22.0和Smart PLS2.0进行分析,验证消费者情感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及互联网媒介交互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与老字号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企业关注基于互联网媒介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协同才能创造品牌价值共创的最理想点,最后为老字号品牌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意义】随着世情、民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法】要把教育活动转化为长效制度,就需要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脉诊、对理论的发展、对实践的回应和对未来的勾勒,寻求构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制度的内在逻辑支撑和外在学理依据。【结论/发现】坚持历史、现实、理论、实践和未来五重逻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回答了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现实人民性、理论科学性、革命实践性和未来发展性。阐述和贯彻五重逻辑将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不竭动力和注入崭新内涵。 相似文献
68.
付文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5):73-83
自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展开了对自由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求解。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语境里,马克思道说了自由的"双重面孔",即自由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形式与实质的辩证统一。就自由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是自由的基础和限度,二者在"真正共同体"中得以统一;就自由与劳动的关系来看,私有制之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的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实质上却是一种剥削制度;就自由与资本的关系来看,自由只是资本的自由,它所透露出的是一种隐形的深层经济强制。正是在深刻体认"消极自由"的基础上,作为"自由之子"的马克思确证了谋求"真正自由"和"自由个性"的方略。 相似文献
6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西逻辑比较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经历了继承发展、反思和总结三个阶段,在研究内容、方法、工具和结果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它经历了从注重求同到求同求异并重的研究过程,经历了从主要以传统逻辑为参照到以语言逻辑、数理逻辑等多种现代逻辑思想为参照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对原典资料的挖掘整理及初步比较到对比较逻辑学元理论研究的过程,使中国逻辑史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内容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层层深入的研究更加清楚、纯化.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一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良好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比较研究中,其内容和元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注重选择恰当的参照系,以促进比较逻辑学的建立和中国逻辑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