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80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560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课程理念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从而把情感教学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思想政治课呼吁情感的回归,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要求有良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2.
内蒙古赤峰市是多民族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民族,如商族、山戎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女真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和汉族等,以上诸族对赤峰地区的文明形成和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古代民族的发展历史,充分证实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3.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效果差的问题。随着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推进,中职学校的教育为适应企业的需求,做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笔者从长期的《钳工》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出发,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开发、教学环境建设、师资队伍组建、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115.
濒危语言保护是当前我国急需面对的一个难题。伴随着语言的消失,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也会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体系也会受冲击,可能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民族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濒危语言关系的论述引发人们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并尝试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适合我国语言保护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张屹东 《经营管理者》2013,(13):131-131
企业一体化管理是保证企业迅速、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某企业的物流、财务、信息系统、审批管理等方面进行企业一体化管理的研究,试图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7.
刘科  张保伟 《决策探索》2013,(22):32-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定位,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然而,农村环境问题却日益出现恶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8.
网络舆情交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时代中国的整体转型引发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念的嬗变皆聚焦于“网域”之乾坤。必须加快构建政府-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学生“六位一体”的协同管治模式,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能量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完善大学生的“虚拟人格”。  相似文献   
119.
王永苏 《决策探索》2009,(14):13-15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孤军奋进,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相互促进,这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业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这个基础,这是世人公认的常识:工业化、城市化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前提是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对这方面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化。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通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之间的有机协调、相互促进,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0.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已成为我国实现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问题。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相继出台了《吴中区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吴委发[2005]32号)和《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吴中区城乡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吴政发[2005]81号)等文件,区劳动社保局、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