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27篇 |
免费 | 352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55篇 |
劳动科学 | 164篇 |
民族学 | 331篇 |
人才学 | 314篇 |
人口学 | 186篇 |
丛书文集 | 3056篇 |
理论方法论 | 696篇 |
综合类 | 7176篇 |
社会学 | 1416篇 |
统计学 | 5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471篇 |
2022年 | 520篇 |
2021年 | 608篇 |
2020年 | 465篇 |
2019年 | 381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301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615篇 |
2014年 | 1363篇 |
2013年 | 885篇 |
2012年 | 995篇 |
2011年 | 1076篇 |
2010年 | 1053篇 |
2009年 | 971篇 |
2008年 | 1060篇 |
2007年 | 797篇 |
2006年 | 674篇 |
2005年 | 655篇 |
2004年 | 495篇 |
2003年 | 436篇 |
2002年 | 396篇 |
2001年 | 407篇 |
2000年 | 263篇 |
1999年 | 15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张丽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7):27-30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高校应切实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在全员、全程、全方位方面均实施得不到位。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基础建设师资队伍、以“全程育人”为依据构建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体系、以“全方位育人”为指导促进其他教育载体协助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等路径,能够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强化课程思政架构设计是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聚焦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交通强国战略下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课程思政建设主客观现状问题,提出“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夯实专业基础与核心、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培育思政师资团队、完善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建设架构设计。从重构培养方案、“三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知识-能力-素养协同教学资源平台、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多方联动机制和多维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3.
84.
近年来,福州市在全面加快乡村基层“三治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三治的“融合度”“规范化”“一致性”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民法典分别蕴含乡村治理的“法治”“自治”“德治”的基本要素。因此,应当运用民法典的共治理念与规则体系,促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5.
王万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7
加强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与创新研究,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到农林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70年办学兴校的成效经验,基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践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探索研究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以新农科建设为重要契机,着力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6.
87.
88.
沈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0-101
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推动东部沿海乡村形塑复合型治理结构。田野经验表明,乡村社会呈现治理机制的复合型嵌入:常规型事务的行政化运作,形塑乡村科层组织格局;运动型事务的政治域统筹,奠定乡村党委统合制度;内生型事务的自治性回应,构建乡村协商治理机制。复合型治理结构不仅衍生“政治-行政-自治”三元统合的治理机制,而且提升乡村实质治理能力,实现规则之治、稳定生态与治理有效。复合型治理是外生型治理事务结构倒逼和政治型治理责任考核取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合理性来源于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必然要求,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突破。 相似文献
89.
90.
胡帮达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29-40
完善核损害赔偿程序机制是我国核领域立法需考虑的重要课题。核损害赔偿案件通常具有损害范围大、损害持续时间长、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复杂等特点,要求纠纷解决机制具备高效性、专业性、成本可接受性、公正性与权威性等性能。我国现行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充分满足这些要求,建立核损害赔偿纠纷行政调解机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参考日本经验,我国可建立由国家核安全局主导的核损害赔偿纠纷行政调解机制。该机制应从调解机构的组织定位与职能配置、人员构成、调解程序与费用安排等方面进行设计,以保障其解决核损害赔偿纠纷的能力、效率和成本优势;应定位于可供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并通过与司法机制的有效衔接来增强其调解的效力,保障当事人能够获得充分救济的机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