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6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4篇 |
劳动科学 | 165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63篇 |
人口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223篇 |
理论方法论 | 58篇 |
综合类 | 588篇 |
社会学 | 220篇 |
统计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不仅处处风景如画,而且民风纯朴。在这里,人们脸上都带着善意的微笑,平时莫说凶杀、抢劫之类的暴力案件,就连"小偷"这样的词在当地人听来都会感到很陌生。他们远离现代物质文明,过着"刀耕火种"般原始状态的生活,却从不为食物发愁,一个个活得快乐无比。这里的女孩漂亮迷人,并以嫁给"中国郎"为荣! 相似文献
942.
在桂西北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有一支高效廉洁的税务队伍。他们不仅在税收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队伍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2年以来,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职务犯罪案件;2003至2005年,连续3年被宜州市党委、政府评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在河池市地税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这就是宜州市地方税务局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43.
944.
肖滨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
新形势下,案件管理机制是检察机关推出的重要检察改革措施.检察案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案件质量,关系到检察权的优化配置、检察机关内部运行机制、检察权独立行使等问题.但是权力的天然扩张属性导致案件管理极可能对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协调案件管理与检察官独立的关系成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45.
彭剑鸣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4):94-98
对于自诉案件能否补充起诉 ,有不同的看法与操作方法 ,对实践而言 ,这造成了消极影响 ,应当允许自诉案件提起补充起诉。 相似文献
946.
案件回放:2011年2月11日凌晨3点钟,吴某(男,65岁)到火车站售票窗口给上大学的孙子买返校的火车票。排队买票的人很多.吴某排在了40多位。当吴某排到10多位时.前面有两名约30岁的妇女“插队”到第3名购票顾客的前面,引起了后面排队顾客的议论和斥责。 相似文献
947.
检察机关设立案件质量管理中心是构建检察机关科学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案件管理的本身是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权力行使的体现,作为被赋予国家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实现案件质量管理模式,一定意义上是“权力制约权力”的表现。运用好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这个“窗口”,可以实现检察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从管理上深化案件质量才能把握好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的实质。 相似文献
948.
论案件事实的定性原则——以盗窃与抢夺、抢劫三个概念的界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上的概念种类总是有限的,而它所涵摄的案件事实的种类是无限的,一个法律概念要涵摄多个案件事实.案件事实离此概念越远,就离彼概念越近,直至其与彼概念的距离短于与此概念的距离,那么它就涵摄于彼概念而非此概念.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对案件事实的定性不能从法律概念的字面表述和案件事实的现象的关联度来判断,而应该从法律概念的本质和案件事实的本质的关联度来判断.对案件事实是否属于盗窃罪、抢夺罪或抢劫罪的定性,也要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定性准确. 相似文献
949.
李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148-151
法律责任是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民行交叉案件法律责任的法理特性在于具有特殊的责任主体及责任事实的逻辑结构,存在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交叉竟合,行政赔偿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的混合,以及包括特殊的责任形式与范围. 相似文献
950.
贾芳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8(1):18-25
家塾,也称馆塾、家馆或馆,是两宋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家塾,主要在中上层家庭或家族中设置。依据家世和经济背景,有三类家庭或家族常设置家塾。家塾的具体位置,一般是在家族居所及附近,或与之有隶属关系的僧寺。家塾日常运营的经费,绝大部分由本家族自己提供。家族经商、田租的收入,建家塾者的俸禄,本族兄弟的赞助等,都是家墪惯常的经济来源。根据家塾规模和所属家庭、家族的特色,其管理各不相同。作为家庭和家族的私学,宋代家塾的所有权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