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出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产业化的现实,雷蒙德·威廉斯提出了文化唯物论,反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主张恢复完整的社会物质过程,特别是要恢复文化生产作为社会的、物质的过程的一面,亦即反对区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生产实践”是文化唯物论的落脚处,由此衍生出“实践意识”“文化实践”这两个概念,它们共同支撑了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因“实践意识”概念,“意识形态”便能转回到具体的、实践的维度中去了。因“文化实践”概念,便可以用作为整体的社会过程的“文化”来取消物质生产与精神活动的区分,用文化传统与文化实践取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并以“霸权”概念强调整体的社会过程中的主导性与控制性,亦即一种政治性。可以看出,对社会内部的各种相互关系作出分析以认定文化唯物论的根本观点,便是文化社会学。威廉斯的理论是错误的:第一,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的需求后,人们才能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第二,与经济生产的产品亦即物质产品的功能是物质性不同的是,文化生产的产品的功能是精神性的,因而必然具有或明或暗的意识形态性。这两点恰恰是威廉斯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威廉斯没有弄明白的是,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产品的物质载体的...  相似文献   
22.
道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对道德本质进行过深入探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董仲舒和王充认为人性可分为三等,李翱认为人的本性善而情感恶;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了利己主义道德观。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欠缺使得他们的道德观局限于抽象人性论的窠臼中。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的利益诉求决定了人道精神是未来道德发展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23.
自从马克思把社会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之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停留在这个二分法的框架中,至多在经济基础的作用大小或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环节等问题上进行讨论。卢卡奇则用总体性观念颠覆这种二分法,否定了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关系。阿尔都塞用结构总体的观念批判了黑格尔主义的总体观,并把经济和政治作为社会结构中的要素。后结构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更进一步否定了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否定了社会要素的确定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法的扬弃表明:虽然马克思对于经济的基础地位的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但局限于二分法传统,却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4.
郭宽 《老人天地》2013,(9):22-23
日本航母逞凶二战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1922年日本第一艘航母“凤翔”号下水,该舰采用全通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其布置风格开航母先河。从“凤翔”号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先后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规模位居世界前三,其中10艘是专门设计建造,另外15艘则是利用其他舰艇船体改造而来,这些大大小小的航空母舰成为日本法西斯荼毒亚洲人民、挑起世界战争的急先锋,其中著名者如“赤诚”号、“加贺”号等直接参与侵华战争,出动舰载飞机对中国抗战军民狂轰滥炸,犯下了累累罪行。  相似文献   
25.
李福军 《经营管理者》2012,(14):135-136
<正>"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是生产力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也就是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主体、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尺度。它是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实践中的延仲和运用。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核心和基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延伸和具体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6.
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征,从政治性质上看,是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形式上看,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7.
文章分析了“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区别,揭示了现有经济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在这个基础上,下一了下新的经济基础的定义: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系统)。  相似文献   
28.
29.
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与否,不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新形势下,要重视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
培育中国的公共领域 近年来,中国开始关注公共问题和公共领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辨证关系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测,影响公共领域生长的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诸因素大致沿着这样的逻辑线索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社会政治体制必将转换,进而这些变化又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公共领域的产生和生长取决于诸因素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