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49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与腐败现象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使社会急需的主流价值取向不能形成,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群己、义利、理欲等价值取向的论述,对现阶段消除腐败现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殷商己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己族是殷商时期重要的族氏之一,己族的主要居住地应在今山东省寿光一带,己族与垃族合署而构成的复合族徽的含义应是族与族之间的联合关系,而非是主支和分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毛泽东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求学在湖南,湖湘文化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以他的著作最为集中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明显地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痕。  相似文献   
94.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为己之学",但在学术等级体系的支配下,却蜕变成了一种体育竞赛:不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认知,而是获得他人的认同。正是由于学术研究与体育竞赛的混同,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式越来越固定化、规范化,经济学论文的写作也蜕变成一种八股文格式;但在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今天,这种八股文式的研究显然将产生比古代科举制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5.
文章对《鸳湖曲》的作期作了补充论证,在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鸳湖曲》的主旨有双重意蕴,即寓身世之悲,表达个人生命与时世迁移的两重悲剧。同时指出全诗的主线为竹亭湖墅,对《鸳湖曲》一诗有关吴昌时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6.
《诗经刈、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奉为情景交融的千古绝唱,王夫之则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予以高度评价,影响深远。其实,王夫之所论,只说对了“以乐景写哀”,而对“以哀景写乐”的评价,则未免有失《诗经》作者之本意。如果说,“杨柳依依’’堪称“以乐景写哀”,具有反衬作用的话,那么,“雨雪霏霏”则是“以哀景写悲”,具有正衬的效果。正反两衬,同抒哀愁,凄恻感人,意境优美,方法灵活,正见功力。  相似文献   
97.
在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及其后现代转折进程中存在着三种人道主义形态.早期现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表象的角度揭示警遍理性主体面对假定的上帝、祛魅的自然和隐没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后期现代哲学的自我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享用的角度展示个体实存主体面对逝去的上帝、人化的自然以及相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列维纳斯后现代哲学的他人中心论的"为他的人道主义"从欲求的角度探讨个体责任主体面对超越的上帝、返魅的自然和绝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人道主义的这三种依次递进的形式展示了从人性解放到个性解放再到他性解放的演变.  相似文献   
98.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应对灾变的养德调心智慧 ,这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依然屹立的重要精神支柱。其主要包括 :任力自强 ,尊道贵德 ;安时处顺 ,因变不惊 ;扶危济困 ,助人安己 ;祸福相倚 ,成败相因。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将有助于应对处置各种灾变 ,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相似文献   
99.
公民教育一词为传统中国所无。近世中国所谈公民教育,其内涵是移植西方世界对公民的理解。按照西方文化的群己关系来教导中国学生,需谨防忘记了自己民族统一、完整且流播久远的伦理传统,需要考虑学生是否受教、民族是否能够受益的问题。也许向"人道的群己观"回归,从自己的文化开出自己的制度和教育,才是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平 《河北学刊》2005,25(2):118-126
《童心说》是李贽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性的重要成果,是李贽将心学的"吾心即性"说、伊斯兰教的以"净"为 真说、佛学"真空"说、老庄的"自然"说以及对"百姓日用迩言"观察之所得重新整合的结果,具有"空净"、"自然性"、"一念 心"、"为己"、"真情"的五层内涵。贯穿这五层内涵的精神本质是排斥后天的人力所为的"染"和"闻见道理"、"'六经'、 《语》、《孟》"之"假",以直觉的"自然真情"排斥传统的道德理性,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童心说》中"天下之至文无不出于 童心"的童心表现说、"创制体格"无高下先后说,以及与写于《童心说》前后的文章中所阐发的内容形式无分界说、非技巧论 等一起构成了李贽的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体系。而中国此前的文学理论中虽有不少非理性的观念因素,却未曾产生自成体 系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想理论,李贽的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具有开山之性质,并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