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8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603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1193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20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我国物权法定原则的界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规定。近代大陆法系国家通过以法律明文规定和解释上来认此原则两种模式对物权法定原则采行适用。我国物权法定原则应如何界定 ,本文从该原则的外在形式 -物权法定之“法” ,从该原则的内涵 -物权法定之内容两个方面对此原则进行界定。特别是针对习惯、政策、司法解释能否创设物权类型、扩大物权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2.
取得时效是民法物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探讨取得时效的价值功能、构成条件等理论问题,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澄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新近的债权论者提出了系统的论述,试图说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债权.然而,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因为其受发包人的限制,或者不具有可自主转让性,或者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而失其物权性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而非请求权.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农村婚姻家庭深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而南方农村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表现,呈现出与北方和中部地区明显不同的特点。基于对广东80个村庄部分家庭的问卷调查,笔者从初婚年龄、婚姻圈、婚姻媒介、婚后居住方式以及夫妻关系和养老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不同代际之间婚姻家庭变动情况。研究表明,不同代际间的婚姻家庭情况差异明显,在当代中国南方农村,虽然面临着社会变革的挑战,但其婚姻家庭对传统仍然有相当多的保留,其变动表现出更多的迟缓性。  相似文献   
11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依法治国”及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重新审视承包制下的承包经营权 ,并进行制度的重新设计 ,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权能、政策基础、内在变化等方面论述了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条件 ,通过农地使用权说与承包经营权说的分析比较 ,论证了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途径 :即采承包经营权说 ;提出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地承包法”  相似文献   
116.
在同一标的物上设定多个担保物权而发生竞合时,各担保物权的效力位阶状态,在担保法理论上是一重要而困难的问题,同时因中国相关立法缺憾,已成担保实务的严重障碍。文章从抵押权与质权竞合、抵押权与留置权竞合、质权与留置权竞合的三种形态入手,将担保物权设定的时间先后作为解析问题的逻辑要件,充分且谨慎地考量动产担保物权登记、标的物占有等情形,以物权法基本理论为论证逻辑基点,较翔实地剖析了物权担保竞合时效力位阶。主张将来立法时应基于设定优先原则、占有优先原则、登记优先原则等来确定担保物权竞合时效力位阶。  相似文献   
117.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必然会涉及物权和债权这两种民事权利。本文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的物权变动问题,认为应采纳物权变动的区分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认为两个债权合同都应该生效。最后,分析了商品房双重买卖的法律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18.
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增长分布的不均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按照现行的衡量标准,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控制住人口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GDP的增加上,更应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优化上。  相似文献   
119.
四川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而家庭养老功能又趋于弱化,所以,政府、社会和社区必须将提供养老公共服务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0.
根据"所有的物权变动原则上都应纳入物权法"之原则,地震产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因地震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有四类:地震导致物权的丧失;地震导致不动产的变更;地震导致不动产的取得;地震间接影响不动产变动.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存在着现行法无法适用或无法类推适用的情形,需要有专门的规则加以规范,或补充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