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52篇
丛书文集   1342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3610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为文学作品的叙述本文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叙述本文形成的交流是多层面的。第一个层次存在于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之间,属于超本文层次;第二个层次存在于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第三个层次则存在于人物与人物之间;后两个层次均属于内本文层。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这种交流都不是单向的传动,而是一种动的双向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42.
文学似树木,其文体有干有枝,干壮枝茂,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方可显示文学的健康与活力,形成一块思想与灵魂的荫地。枝与干,二者一亢一卑,必是病态。  相似文献   
43.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文化语境观,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文化语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进而探讨翻译过程中对社会文化语境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4.
文章试图探讨"海选"这一新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英文翻译。在翻译与"海选"有关的句子时,首先要注意该词使用的是起源意义还是引申意义。如是起源意义,可作解释性翻译。如是引申意义,则要区分该词的使用领域,仔细分析其实际所指意义,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45.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英语语言对话的语境往往影响理解的效果。从语言学语境的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中的人物对话,有利于理解人物的真正意图,从而达到更好地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46.
庾荣 《青海社会科学》2007,3(2):128-132
本文通过对伊斯兰国家两条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分析,指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尤其是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是对传统的继承、变革和对西方文明的吸收、借鉴;宗教的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的全面衰落。  相似文献   
47.
文化多元化语境下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平台的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的发展是历史事实,在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共存不仅是现实,而且是历史趋势,是未来化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面对这一各种化共存相互冲击影响的大趋势,本着重探讨当代中国先进化如何保持本土化,如何对待外来化,如何在这两之间找到契合点,以确立多元化并存时代的中国当代先进化的定位,构筑其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8.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会话中的无语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语言难以传达的信息。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无语的态度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与文化密不可分。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旨在帮助人们从本质上理解会话中的无语在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相似文献   
49.
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从语用方面阐述语境和隐喻的密切关系。隐喻不仅是语义现象,也是一种语用现象,应该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研究。  相似文献   
50.
在具体的文学文论研究中,宇文所安创造性地将文本细读与语境还原相结合,既体现出其始终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立场,也反映出其敏锐的历史穿透力,这种解读模式摆脱了机械式、刻板化的弊病,呈现出文本、读者、作者的三者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