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98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池莉作为“为人生”的作家,其作品“新写实”意味浓厚,注意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本色的真实。她以凝重的写实风格和直面现实的精神,通过对市井生活的世俗风情画卷描绘,表现了生存的艰难与生命的卑微。  相似文献   
772.
19-20世纪之交,在西方科学和文明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现代传媒业呈现出兴旺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从1815年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至“五四”运动前,海内外累计出版的中文报刊约有2000余种;从1872年《申报》创办的第一份文学期刊《瀛寰琐记》至“五四”运动前,至少有388种文学报刊在社会上发行。现代传媒大规模地介入文学的生产,改变了文学  相似文献   
773.
《聊斋志异》中不仅有科场失意,也有举业成功,而且后者的比例更多。书中的举业成功故事,其功能有三种:一是功名的获得被视为家族使命,以此勾勒世俗意义的圆满人生;二是秉承史传文学劝善惩恶的传统,同时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相关思想,以功名为最高奖赏;三是揭露科举成功背后的荒诞与虚无,进一步批判科举。可贵的是,在深受当时社会观念和思潮影响的同时,作者不时流露出矛盾心理,其中不乏他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受。部分篇章不再简单停留于落第举子的愤懑之情,而是由科举放眼到社会人生,体现了更为深远的人性思考与社会关怀,作品的主题也因此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774.
775.
老子的“虚”是典型的形上学概念。虚无化育了万物,从不盈满且不竭尽,蕴藏无穷无尽的效用。对有形有象的器物来说,“虚”代表事物中没有形质、不受拘束的部分,在对规定性的否定中,生发出创造性与可能性。老子借助橐籥的隐喻与谷神的象征,揭示虚无的妙用与生生的力量。老子发现了一种形上空间,这既不同于商末周初时人所屈服、仰望乃至征伐、争夺的神圣空间,也不同于“制礼作乐”试图实现的拒绝他者、秩序井然、万世一贯的世俗空间;老子用“虚”开辟了哲学意义上的形上空间,这一空间无弃人、无弃物、法自然,向所有的人与物敞开。此外,对空间的形上之思必然转向内在、直指人心:侯王应“虚心”“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以无知无欲的状态,自然而然地进入彼此共存的世界。在由“虚”所构建的空间中,万物翱翔自然、自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