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告别统计     
拾起又放下的是我的思念放下又拾起的是我的怀念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万物在生死中繁衍,历史在更替中前进,人生在轮回中进化。一代一代,生生息息。我作为世间生命的一分子,生长成人,经过30年的奋斗,将要离开我朝夕相伴的工作岗位,退休回家。在我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之际,我愿将我生命的  相似文献   
42.
安国强 《中国民族》2010,(10):40-45
用“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严管理、最快速度”来统领沪杭工程施工,以最大付出取得最好成败,即产品优质、干部优秀、效益优异。  相似文献   
43.
冬天一样在追求着春天的爱又是一年冬天,我喜欢这样的温度和喜欢在这样的温度里安静的思考,关于我那渺茫的梦。一直坚信生命是一个轮回。上个轮回里,我经历了被爱的感觉,这个轮回里,我一直苦苦去追寻那可怜的卑微的爱。上个轮回里,我  相似文献   
44.
那就慢慢走     
听到"慢热"这个词,就觉得是在说我。刚踏入社会,情商基本为零,约某人初见,在一个桌上吃饭,彼此介绍相识,酒过三巡乃至饭毕,仍然不把对方名字记住。隔日大街上偶遇,隐约觉得此人面熟,迎上去却不知该如何称呼。由此畏惧了赴宴和应酬,怕这没眼力见的毛病穿帮,被人怪罪。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45.
作为佛教伦理的道德形上学原理之一,轮回原理具有重要的地位,构成了人们行善去恶的行为动力,其具体的原理涉及业报论、三世论、六道论等。业报论解释了业因报果的作用,构成佛教的道德因果律,这是排除了上帝作用的自然律,突出了人的自由意志。三世因果论解释了人们现世生存状态的原因,指示人们在当下应当的行为方式,也指出了今后的人生发展趋势,是业报论在时间中的体现。六道则是轮回的具体范围,既有空间性意义,更有共时的价值性含义。六道轮回的价值指向则是超越轮回,追求解脱。在轮回的主体问题上,佛教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6.
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以不灭之"神"为生命、轮回及解脱的主体,不仅远离了早期佛教话语"无我"的轮回,也背离了部派佛教话语"假我"的轮回,又偏离了中国传统话语中关于"神"的内涵.然而,正是在远离、背离及偏离中,经由印度佛教话语与中国传统话语两种异质话语的对话,在接受中远离、背离,在继承中偏离、变通,从而建立了既异于印度佛教又异于中国传统的新话语--中国佛教轮回报应学说.  相似文献   
47.
《东西南北》2008,(7):29-29
  相似文献   
48.
佛教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部分思辨性的论证是通过对灵魂(我)有无的主题展开的.围绕着生命轮回的问题.古代印度宗教首先提出了"梵我同一"等思想.佛教不同意这些思想,提出了"五蕴缘起"的理论.论证人的灵魂(我)不具有实在性,强调其"无"的一面.随着问题的深入,佛教进一步阐述灵魂的"我"是"有"与"无"的统一,提出"中道"及"二谛"说.最后由大乘唯识宗通过对"识"的论述,侧重于"有"的一面,完成了"无我"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9.
七七丧俗是我国社会历史悠久、流传极其广远的俗信.七七丧俗的理论根源,是天体运动和人体生命运动的七日(包括七月、七年)节律;其生活基础,是古人在"天道唯七"规律下形成的许多以七为节律的民俗事象;其发生与发展之契机,是佛教胚胎学说、中阴身学说、六道轮回观念和目莲救母故事;而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则是中国传统社会浓重的重孝重送终的民族心理.七七丧俗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碰撞相糅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内化在民俗性格中的佛教观念对我国民众的行为方式乃至信仰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稳定的影响。同时,当代的民俗生活也正以其新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传统的心理积淀,使佛教呈现出了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从而印证:只有根基于民俗生活、适应民俗心理需求的宗教,才是有生命力的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