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东晋南朝,文人争相仿作乐府古题《相逢行》,内容既有对前代的继承,更有诸多新变。刘宋刘铄从中选取六句自创新题《三妇艳》,后代齐梁陈文人大量创作;至梁代,文人再创新题《中妇织流黄》,乐府旧题得以再现活力。从《相逢行》到《中妇织流黄》歌诗的发展流变较为清晰地展现了东晋南朝文人歌诗创作中存在的男性角色弱化、女性人物强化倾向,这一倾向与其表演性特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2.
随着皇权的恢复与振兴,南朝渐趋加强了秀才、孝廉的察举,这是时势所趋;但相比而言,两者并非平行发展,察举秀才更受时人的青睐。稽之史籍加以考证,可以看出:(一)人才更多的是以自身的文学才华而被举荐;(二)对于策文的评价,东晋南朝不再沿袭两汉以来直言极谏、补察时政的传统,而是极其重视其中的文采、藻饰。这也即姚察、李谔说的以"文史取人"、"利禄之路"的真实内涵。这种举荐、衡文的标准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热衷文学的风尚;但因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带来文学的真正繁兴,反而让南朝文学走上了一条在故实、辞藻等技巧上互竞高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3.
从永嘉之乱到东晋之初,士人们面对亡国之痛,从学术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儒家思想对于社会政治又重新发挥了引导的功能,从而使士人们积极入世,这也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出关注现实以及群体性、实用性的特点,形成了东晋初期文学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94.
东晋百余年的文学发展,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从空间即地域角度来看,与三阶段相对应,主要分布在建康、会稽、寻阳三地.时间更替与地域转换的叠合,使东晋百余年文学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东晋初期主要是以建康为中心的京都地域的"中兴"文学主题的兴起,中期主要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会稽地域"玄言"文学主题的兴盛,后期主要是以庐山为中心的寻阳地域"遁世"文学主题的兴盛.其中文学主题的变迁与地域中心的更替与东晋的政治动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5.
东晋以来,佛教传播日益广泛,与上层统治集团的关系也不断密切。东晋中后期及刘宋时期的统治者,包括帝王及其王侯、后妃、公主等多笃信佛法,捐施资产,创建佛寺,甚至在内宫中开展佛事活动,造成一些僧尼与宫廷发生日益紧密的关联。而宫廷作为政治权力中心,僧尼频繁出入,必然使他们有机会参预朝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