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41.
激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是提高社会养老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基于综合计划行为理论与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t-ISM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悖离,近30%的老年人未将需求意愿转化为实际的利用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家庭、社区与社会层面的情境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偏好因素能够很好地解释悖离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增强家庭养老资源,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均可显著降低悖离发生的概率,而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模式偏好的淡化则可显著提高悖离发生的概率。其中,收入、家庭养老资源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是影响悖离的深层根源因素,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健康状况等中间层间接因素,作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认知度、传统养老模式偏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等表层直接驱动因素,最终影响到意愿和行为的悖离。  相似文献   
342.
城乡金融市场非均衡条件下,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与持续精准的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对保持资本流动性合理充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城乡生产要素市场融合流通和厂商异质性的DSGE模型,利用中国经验数据估测城乡经济基本面参数,探究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与精准的农业贷款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经济的系统性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性高和收益率低等经济特征,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易产生资本要素离农效应;第二,农业贷款财政补贴政策短期直接加大农业投资,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使得农业贷款财政补贴难以发挥长期促进效应,农业贷款财政补贴政策缺乏持续性资本引导效应;第三,农业贷款财政补贴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冲击,促进资本要素持续助农,提升经济基本面稳态水平的区间效应,农业贷款财政补贴率70%为政策协同效应的“拐点”。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单独适用均不能实现持续助农效应,农业贷款财政补贴引导金融支农可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上述结论可为新时代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财政与金融支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3.
面对教育市场化与教育城市化的浪潮袭卷,城乡教育均等化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共识。农村义务教育何去何从,是当前教育均等化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梳理乡村教育的演进路径可以看出,乡村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困境,即空间分离。乡村教育场域的缺失体现在场域结构中关系资本网的位置缺失及其与场域系统的游离。它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村庄教育环境的消失、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重塑乡村教育的场域结构、建构场域教育共同体。而乡村教育的场域重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机制、利用乡土文化重构乡村教育想象、激活乡村教育的保护性话语,并需进行宏观区域性政策的顶层设计。因此,找回乡村教育场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重塑场域主体关系,实则是探寻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之道。  相似文献   
344.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化的“临水意境”叙景程式;在意象营造上,发展了“月”意象的联结性,帮助双方情感沟通。王昌龄作写诗离别,纯以一片冰心,毫无应酬,又出于诗人的自觉,避免与人雷同,努力探索出个人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4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