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制度变迁,都是相关利益主体在权衡了成本与收益后选择的结果.唐中叶时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权衡了各自的成本收益后作出的选择.由于两税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两税法的设计过程中,唐中央将下级玻府的利益纳入考虑因素,使得这一强制度变迁推行起来阻力较小.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期,宰相杨炎所提出的两税法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被称赞为"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其作为中国古代税制的转折点,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家和均田小农的互动和博弈是贯穿整个唐代前期社会的一条主线.均田小农与国家政权相伴共生,并在其精心培育下迅速崛起,成为大唐帝国赖以发展和勃兴的依靠力量.由于均田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存在巨大落差,导致农户生计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也就决定了很难将其固化在土地上.唐王朝与均田小农的蜜月期并未维系多久就发生了变异,迫于生计的均田小农大量破产逃亡,尽管国家不断通过大规模"检括"行动表达维护既有制度体系的强烈愿望,但均田制的瓦解已呈不可遏制之势.两税法的颁行正式宣告均田小农阶层的解体,国家也以之为起点开始了新的乡村治理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唐中期,随着政治经济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逐渐瓦解,唐政权出现了财政危机和中央集权危机,迫切要求税制改革,所以两税法应运而生。两税法的出台是中国税制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不仅扭转了唐政权的财政危机和政权危机,其先进是税制思想对唐后历代乃至今日中国的税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代飞钱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中后期以后,两税法的实施扩大了对货币的需求量,而当时的货币制度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货币,因此,钱币不足成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它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于是飞钱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飞钱原理”运用的汇兑功能及汇兑信用对宋代变换业务的发展和中国最早的纸币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唐朝两税法下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及其经济影响,前辈学者评说不一.通过量化分析可以发现,两税法下纳税人法定的两税斛斗及其附加的粮食负担率,以及两税钱谷的产值负担水平,只比唐前期分别高出3.8和3.7个百分点.其后物价下降,田亩税增长约2个百分点.由于两税法本身的制度性缺陷,加之唐后期行业税率差的存在引发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以及为维持政府收入而在各地普遍实行的"摊逃",制约了两税法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剧了唐朝后期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一个朝代,这种昌盛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财税制度有直接关系。唐杨炎推行的两税法是当时土地占有制变化后的必然产物,它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着显著的影响,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分析了两税法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内容,并对其蕴涵的税收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租庸调遭破坏,唐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由此,两税法应运而生。两税法体现了丰富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思想,有效的解决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但由于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遭到了坚持传统财政思想的学者的强烈反对,产生了中国财政思想史上的一次大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