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366篇
劳动科学   131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458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1297篇
理论方法论   454篇
综合类   3373篇
社会学   1649篇
统计学   12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中国虽然目前住房信贷还未证券化,汽车信贷证券化也刚刚起步,尚不具备美国式次贷危机的条件,但是,即便中国不可能发生美国式的次贷危机,金融风险并非不存在.目前在中国,银行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如何扬长避短,借鉴英美国家的先进立法实践,避免由于立法缺陷而带来的风险,防患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
我国成功加入WTO后 ,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 ,对我国的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个人零售业务更是首当其冲。因此 ,应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零售业务的紧迫性、个人零售业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 ,探讨我国个人零售业务所面临的挑战 ,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朱亦一 《中州学刊》2004,(2):141-143
本文集中从"现实的个人"的精神性生成和现实性生成两个角度,讨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问题.在马克思那里,现实的个人的生成意味着人的解放的现实性的生成.本文基于作为现实的人的生成的环节之一的人的精神家园的非超越性,即其现实性生成之维度,在叙述自中世纪开始经由宗教改革、德国古典哲学所开启的对教会基督教的权威的消解,在经由费尔巴哈的人的类崇拜到施蒂纳的"唯一者"所结束的人的精神世界世俗化的基础上,以展现这个过程作为人的信仰--特指指向彼岸、超越性的信仰--的逐步消解,并且在施蒂纳这里实现了在虚幻中的人的非超越性生存的状况,并进一步以施蒂纳的问题为背景和切入点,结合当代的重新呼唤信仰的回归现象阐发了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对人走向现实的解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的成长链金融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的信贷规模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信贷规模扩大的影响最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数量是信贷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对信贷规模的扩张具有拉动作用,居民消费水平与信贷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程度不高;信贷规模对其本身的作用是正负交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信贷规模的作用相反,人均消费水平始终是负的作用。而人口数量对信贷规模具有拉动作用。成长链金融作为一种终身制的金融创新,采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构建统一权威的信用体系,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5.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把个人与社会从血缘、地缘或职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各自发展的主体,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创建契约型文化,实现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6.
论人的荣誉感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剑 《江汉论坛》2005,39(12):67-70
荣誉道德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或价值。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的社会价值通常是以他所获得的荣誉来衡量的。道德荣誉对社会与个人的道德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个人道德荣誉感是社会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忠诚卫士,是抵御道德价值系统免于崩溃的一道堤坝。  相似文献   
97.
个人化: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化与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化就是个人主体化。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在中国发展极其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常常将个人的发展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联系。我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对于人的知、情、意的内在统一缺乏足够认识,过多关注人的知识系统的现代化,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与意志系统的提升。个人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的过程。确立新的价值体系,全面提升人的知、情、意,才能确立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8.
乡土情怀是文学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人文关怀.历史上,文学的乡土情怀有过种种不同的变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历史文化的言说方式.但作为完整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的乡土情怀又异常简陋和贫乏.尤其在当代,人们还很难从没有被言说过的乡土情怀中感受到新奇、惊恐、亢奋或是震撼.与当年的农业合作化小说文本相比,当前文学的乡土情怀甚至缺少实践理性的那种创造性想象与冲动.个体生命意识(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在乡土情怀中的觉醒,并不能给人以审美的餍足.  相似文献   
99.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政坛上,曾国藩与祁寯藻都是极有影响的人物。前者以维护 末世封建统治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后者则以一世儒相、三代帝师在道光、咸 丰、同治三朝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来自湖南湘乡和山西寿阳的这两位政治家,从平和相处到 关系恶化,再到抛弃前嫌,个中原由耐人寻味。尽管他们的关系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却给 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疑点。通过对此二人关系的考察,又引出了笔者对曾文正书信日 记真实性的一番审视。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主义的要素优先论在经济学上的解释就是“占有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优先地位的生产要素的集团必定成为统治阶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要素优先的表现形式及其经济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也是当前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在此前提下 ,任何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尝试都是有益的。其中 ,马克思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也许是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