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5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1638篇
劳动科学   137篇
民族学   231篇
人才学   693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3059篇
理论方法论   726篇
综合类   9840篇
社会学   2678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320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178篇
  2011年   1601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755篇
  2008年   1795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983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1.
本文论述了语言交际中的共同语与方言的固习性之间的关系 ,并从肖伯纳戏剧《卖花女》切入 ,阐述了标准英语与方言的优劣。笔者调查研究了在英国剑桥学习的 3 0名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 ,结果显示汉语方言中鼻音n与l边音分辨不清者 ,对英语中 [n]和 [l]的正确发音具有持久的障碍性 ,即“乡土根性”。克服这种障碍的最佳办法并非语言环境 ,而是语言学习中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12.
称谓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语用意义。把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称谓的翻译,提出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在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例从称谓者语用用意的传达、情感的表达、身份的体现三个方面,探讨了称谓语语用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213.
在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综合课中,交际教学法的使用具有高效、适时和不可替代性,突现出学生主体在接受交际教学中的优势和效能。交际教学法的实施必须注重其实现途径与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14.
摘要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类型和成因的探讨,认为语用失误的出现是学习者母语文化迁移的结果,也是学习者目的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完善过程中留下的标记,指出语用失误是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失误,它并不总是阻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在有些情况下还能够促进交流的继续进行.在此基础上,强调外语教师应该全面认识语用失误,不能只强调它的负面影响而忽略它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215.
借助教学实验探讨在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精读教学课堂里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和统计分析表明:两组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意义上的差别,但实验组学生在语言行为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他们不仅获得了语言知识,同时还表现出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16.
语境与翻译     
分别从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的角度分析了语境对译文语义的制约作用,旨在说明翻译过程是通过语篇语境来重构信息的过程,对语境的正确理解是进行翻译的前提。  相似文献   
217.
科尔的理论是新兴的文化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主要观点有:人造媒介观、生态语境观、实践观和活动观、多元文化观与文化相对论。总的来说,科尔的理论思想很有见地,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之应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以便从中获得借鉴。  相似文献   
218.
信息化、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及其对组织环境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中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它主要体现为:工作的认可;能力的体现;晋升的机会;事业的成就.  相似文献   
219.
从回族题材的文学创作看,宗教在1949年后中国大陆文学创作中的表现特点是,在强有力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引导下,有效地淡化了宗教的现实作用,而文学对于宗教在较长时间里的规避,便成为这种大的语境下的必然选择。到了1980年代,一些回族作家借助文学来张扬民族文化精神,使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在日趋物化的语境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示,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文化的异质特点,对于其精神层面的价值提示意义认识不足。而在当代语境下文学对宗教的表达限度是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20.
訾惠博 《金陵瞭望》2006,(19):28-28
这是现今客户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公司的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离职变动.很容易带来相应客户群的流失。因为职业特点,如今.营销人员是每个公司最大最不稳定的“流动大军”.如果控制不当.在他们流失的背后.往往是伴随着客户的大量流失。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营销人他们手上有自己的渠道.也是竞争对手企业所看到最大的个人优势和资源。这样的现象在企业里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