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矛盾交织凸显的结果。而城管打人已经成了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城管的行政主体资格、行政处罚法的职权分类以及法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城管打人属于城管执法人员的个人行为而并非职务行为。  相似文献   
42.
<正>2013年5月国家二级秘书资格考试案例录像题有两题。这里解读的是第一题。这道题要求根据录像情景,指出宏远公司总经理助理施林的工作环境、工作表现和个人行为中至少15处正确与不妥之处。一、情景叙述人物:宏远公司总经理助理施林、办公室秘书钟苗,市清远职业学校校长刘岩。地点:宏远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场景一:宏远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43.
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家德  王竞  张佳音  谢朝霞 《社会》2008,28(6):15-38
本文认为社会网研究存在于七大领域之中。根据各研究领域,本文以组织与管理研究为例说明每一领域要研究的内容,并阐述了社会网结构与社会关系如何在集体行动与个体行动之间搭起一座桥,而其间的自组织现象更使得集体行动绝非个体行动的线性加总,而有着复杂现象的特性——不同的自组织会产生分歧的行动结果,相同的个体行动可能在不同的结构中产生完全相反的集体行动。解开此非线性行为之谜,正是未来社会网研究要继续努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4.
李会功 《职业时空》2008,4(10):129-129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失范”就是“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社会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人行为丧失是非善恶标准,由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相互;中突所造成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现象。  相似文献   
45.
复杂系统中的人-组织行为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指出 ,传统的系统模拟方法难以引入对人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的考虑 ,从而忽视了对个人和由个人形成的组织的行为方式的研究。通过对个人行为的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重视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创新力和适应性 ,引入个人和组织行为复杂性的复杂人模型 ,这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模型。其次指出在复杂系统研究中个体和组织的行为符合上述特征。最后 ,以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为例 ,介绍了一种复杂人行为模型的具体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46.
敬告读者     
《公共关系》2001,(4):76-76
商海茫茫,风云多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种种疑虑和困惑,您是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其实,科学管理、理性决策绝非您个人行为。而是由您所领导的团队与同盟伙伴协作的结晶。如果您希望以有限的投入获得长久的回报。那么我们的建议是:立即行动!马上行动!区别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官僚制的逻辑起源出发,通过对官僚制组织中集体理性和个人行为选择的考察,试图解释官僚制内涵与现实的悖论,从而对官僚制组织中个人出轨行为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一定论述。  相似文献   
48.
49.
工作、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绩效评价与激励,比如老师发给优秀学生奖状、体管局发给夺冠的中国女排奖金、女士由于男友的优良表现而应允结婚……因为有效的激励是推进个人行为改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本文将通过一些简单的比喻来介绍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50.
邢江峰 《社区》2008,(10):27-27
沈阳一位读者来信咨询:2007年10月,我因公到北京送一个展览样品,由于时间紧迫,无法赶上飞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便驾驶自己的私家轿车出差到北京,并与单位的吴某交替开车。等我们将样品送到北京后,在驾车返回沈阳的途中,吴某由于避让旁边超车的大货车,发生两人受伤的严重交通事故。经交通管理局认定,吴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次交通事故给我造成损失1万多元。事后我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承担我的一部分损失。但单位认为,单位只是批准我与吴某出差,并未借用我的车辆,我与吴某驾驶自己所有的车出差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属个人行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吴某与我承担。请问:这种情况下,单位是否应当承拒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