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300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86篇
人才学   1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18篇
理论方法论   193篇
综合类   1837篇
社会学   443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学校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增进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和实现中华文化自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中华文化根植于多民族文化共生,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创新的结晶。这一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到共生性的中华文化,并最终指向共同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层次,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学生由中华文化认知内化为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外化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塑造行为自觉。因此,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中华文化教育的始终,包括开展共生性文化认知教育,增进文化自觉;深化交融性文化情感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强化规范性文化实践教育,实现文化自为。  相似文献   
102.
陵园文化与多种文化相融合,是一种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文化。河北双凤山陵园在陵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尤其是陵园革命文化的发掘、应用方面成绩突出,将“革命陵园”、“公墓”双重属性的陵园着力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转变,不断挖掘陵园文化内涵,因而使陵园文化凸显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治国富民”的社会理想、“义利相兼”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和“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者,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软实力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5.
“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重历史向度中加以理解。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性和底色:“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奠定了统一安定之道;“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确立了责任伦理之道;“尚和合”的价值追求提供了中和守正之道。这些思想观念所蕴含的共同体智慧,蕴藏着化解从多元走向一体现实困境的丰富经验,启发我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寻求公与私、内与外、秩序与自由的平衡,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待深入发掘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06.
刘勃然  董海英 《国际公关》2023,(20):179-181
随着中国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行已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推进难点:网络空间“信息胶囊”的存在、负面信息的冲击、西方“有色”文化价值观的传播等问题,对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缘于网民群体与信息流的分化互动、网络空间政治博弈的日益加剧及网络文化竞争的不可避免。通过案例渗透、思辨引导和法制约束等路径,优化网络空间的信息供给、筑牢舆论阵地、增强平台管控,可大幅提升中国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作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西藏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对学校办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也是对全国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运动。它诞生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科学"和"改革创新"为基本内涵的五四精神,具有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珍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既象征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也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今天,发扬五四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主科学为指南、以进步为动力的基本内容,也需要态度鲜明地肯定其对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