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32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管理学   2707篇
劳动科学   213篇
民族学   756篇
人才学   726篇
人口学   160篇
丛书文集   8861篇
理论方法论   1482篇
综合类   16439篇
社会学   2826篇
统计学   324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899篇
  2014年   2226篇
  2013年   1828篇
  2012年   2099篇
  2011年   2301篇
  2010年   2162篇
  2009年   2127篇
  2008年   2866篇
  2007年   1987篇
  2006年   1728篇
  2005年   1677篇
  2004年   1720篇
  2003年   1531篇
  2002年   1200篇
  2001年   1006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自唐以降,弄孔子、戏儒流之优戏表演绵延不绝,尤以宋代优戏为著。它以戏谑性的妆演,隐含复杂深刻的历史内容,因其牵动道德、宗教与文化学术方面的敏感神经,尤其与时事政治相抵牾,而屡遭官方惩禁,但它渎经侮圣、诋贤叛道、戏儒刺奸、讥时揭弊的俳谐精神,则演绎了儒家思想民间接受的另一面,显示了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态势,作为早期戏剧不可多得的“真戏弄”,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景中强 《江汉论坛》2006,1(7):65-68
社会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但社会实践作为标志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是有结构的。社会生产实践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认识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认识论最根本的局限就在于,它把物质生产当作社会实践的同义语,忽视了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特别是精神生产在当今认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物质生产是人类认识的直接来源的观点,其典型形态在古代,而不在近现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社会实践的认识功能已实现由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转换。  相似文献   
993.
生活美学以感性的生活为根基,以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旨在提升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品格和幸福感。生活需要美,教育呼唤美。生活美学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方式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生活美学于教师而言,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教师的生活包括了感性的日常生活、理性的精神生活和专业性的教育生活。借助生活美学理论探索教师审美素养的意蕴和表征,可以帮助教师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教育生活等多个层面提升其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另外,丰富教师日常生活审美感知、拓展教师日常生活审美内容、提升教师日常生活审美趣味,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以及将审美素养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从而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造成了整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动。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之中。此种背景使得部分知识分子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丧失了其批判性,在利益互动逐步成为普遍原则的社会环境中,“辞别崇高”向世俗俯首就范。  相似文献   
995.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为发展完善时期;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对实践美学的主要概念和命题,如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新感性、人的自然化等进行梳理及对实践美学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研究多了一个视角———一个现代美学学术史的视角。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形而上的纯粹思辨,他的所有的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生活并力图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甚至整个人类、为每个个体幸福生活寻找出一个方向。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不仅从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和学说,而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辩证唯物主义在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精神现象作了更为深刻的探究,认为精神运动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特殊运动形式,精神现象虽不直接占有时间和空间,但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在时空中运动。这种运动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一、互补式同步变化过程。精神运动在反映物质运动的基础上,精神运动又有自身相对独立发展过程;二、协同化有序上升趋势。物质运动是有序和无序相交,并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双向运动;三、物质为载体的能动运动。精神运动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运动过程。但精神运动自始至终充满着活力;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发展动力。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着巨大挑战。大学生应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内涵,正确认识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矛盾,掌握判断民族精神的标准,理性地做出适应全球化的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98.
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依据,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抓住重点环节,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大胆怀疑和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999.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展示出巨大的力量。在践行“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等方面,工人阶级要勇担历史使命、展现主人翁风采、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演进,全球性问题亟待国际伦理精神的出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顺应了这一要求,为解答世界之问提供了精神哲学之道,为人类创新性地治理全球性风险指引了科学进路,蕴含丰富的国际伦理精神。从哲学层面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精神,主要体现为民生伦理、责任伦理、美德伦理、合作伦理、发展伦理的精神,回应了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了责任赤字,为构建人类责任共同体提供了践覆义务的精神之道;破解了信任赤字,为消解全球信任危机、弘扬信任美德提供了路径;破解了合作赤字,为推行正和博弈的治理范式提供了伦理范导;破解了发展赤字,为倡导公正性全球发展模式、实现美善发展的真实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