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9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608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雾霾的成因与治理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中原经济区成为雾霾最严重的地区,这与其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绿色技术创新滞后关联性极强。这种滞后性突出表现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成效不佳、绿色产品创新能力不高、绿色工艺创新水平较低。绿色技术创新滞后的主要成因在于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锁定,包括企业因素、政府因素、消费者因素和社会组织因素。通过机制优化矫正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偏差,是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绿色技术创新、实现雾霾根本治理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2.
政治传播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发展稳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宣讲是政治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我国藏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农牧民信息接收心理等因素,更是宣传引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藏区宣讲目前面临传播向度单向化、宣讲基础薄弱化、传播渠道单一化等问题。本文将以藏区的宣讲为样本,从内容重构、主体扩充、渠道拓展等方面探讨民族地区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政治传播的突围与创新。  相似文献   
43.
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翔 《城市》2007,(10):8-11
一、背景 最近,国家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六省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立足于自身的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和加工制造业等优势,加速发展各自的城市群和产业带.结合各自实际,中部六省相继提出中心城市群发展战略,如大太原、中原城市群;大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相呼应,中部六省现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4.
戴冠青 《东南学术》2006,(2):135-142
21世纪以来短短数年间,文论界关于文学理论建设的话题和行动进行得特别频繁和热烈.这一方面体现出中国文论界迫切希望与世界接轨、迫切希望建构新的文论话语的热情和态势;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中国文论在全球化语境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焦虑情绪和突围构想.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对建设中国文论的自信心似乎没有增长反而有所衰减.究其原因是,我们一直找不到真正具有独创意义的逻辑起点,我们的当代文论建设许多还停留在构想之上,中国特有的求全责备的文化心态也导致中国文论难以有独到的理论建树.也许充分利用古典文论资源,梳理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艺批评的话语模式,或者扬长避短,发展东方人所擅长的感悟性文学批评,是一种有效的突围选择.  相似文献   
45.
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尚不是旅游经济强省.依据M.E.Potter教授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从旅游业生产要素、旅游市场的需求结构、旅游产业关联、旅游企业再造、政府职能定位、发展机遇等方面对河南省旅游产业进行分析与设计,可以预见:通过采取遴选与包装旅游产业竞争力生产要素、开拓多元化需求市场、强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等措施,将会极大地培育与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6.
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发挥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信息基础设施、人才教育和培养等方面加以扶持,将信息化作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48.
改自北曲杂剧的南戏《小孙屠》,其用韵沿袭了南戏的押韵特点,如支微与鱼模通押,真文、庚青、侵寻通押,先天、寒山、桓欢、廉纤、监咸通押。韵部的分合接近宋词18部,如齐微与支思合为一个韵部,这与宋词18部相同,而先天独立为一个韵部则与之有异。《小孙屠》中没有单独押入声的曲子,入声字一律与阴声韵的字相押,这可能与改自北曲有关。其入声字的归属与《中原音韵》大致相同,只有个别入声字的押韵不同,这种不同属于方音的音近通押。  相似文献   
49.
跨省域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社会、生态和城镇整合发展的结果,城镇体系作为经济区的重要物质载体,其规模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基于分形理论对经济区意义上的城镇体系进行研究,不同于单纯对城镇体系的考量,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城市职能,进而进行城镇体系的规模和空间整合。以中原经济区为例,选择星座型作为城市体系空间整合的主要,推动城市规模与职能定位、空间分布相协调。  相似文献   
50.
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建设用地所有权制度和相应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都是催生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制度根源。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博弈分析发现:中央政府的集体建设用地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之间出现明显偏差——"激励的悖论",即中央政府加重对集体进入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的处罚,会促使地方政府放松监管,而加重对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的问责,却能降低集体进行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概率。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加强对地方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监管,由地方政府主导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采取分类处置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完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措施,以解决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