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335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王路平  石祥建  Wang Keyou 《孔学堂》2023,(4):65-88+168-180
李渭从叩问“本心”到“毋意为宗”(毋意为功),把成为“圣人(仁)”当作人生最高的追求,走出了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的为学路径,其心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必为圣人、求仁为宗、毋意为功、先行为用、中和为境五个部分。以“毋意”统摄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认为“毋意,千古圣贤学脉”,“识此之谓识仁,闻此之谓闻道”,故“毋意为宗”的工夫论是李渭最具特色的心学思想。本文从李渭的人格理想、道德本体、体认工夫、致用境界等方面对其心学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铁路集疏运是构建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上海港集装箱铁路集疏运不断优化,海铁联运发展成效显著,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等要求的不断深入,上海海铁联运在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上面临了更高挑战。该文以优化上海港集装箱铁路集疏运为切入点,总结成效、梳理问题、研判趋势、提炼经验,在发挥扶持政策带动溢出作用、加强软硬件建设、关注箱量腹地及结构、积极开展前期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为上海港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港口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交通运输行业与“碳达峰、碳中和”密切相关,作为节能减排代表性交通工具的铁路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江苏普速铁路网中部通道、京沪通道交汇城市无锡市为例,分析无锡市铁路货运发展概况、存在不足,立足高质量新发展阶段,提出未来无锡铁路货运发展思路、发展对策,即构建铁路大运能通道、畅通铁路货运微循环、优化货运枢纽布局、提前谋划高铁快运业务、创新特色货运服务。大力发展铁路货运,促进运输结构优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美学维度来审视,杨朱的思想体系中包涵着厚重的美学意蕴,这一意蕴主要体现在其全生全身的理论核心上,它指向的是对生命美学、人生美学的追求。杨朱的养生美学以保全生命、延长生命时间、提升生命层次和价值为指向,通过养生实现了无痛苦人生历程,进而完美生命境界,实现审美化的人生理想,进入到精神自由的追求中去。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在养身、养心和养性三个层阶上。  相似文献   
15.
宋初诗歌有“三体” ,其中西昆体影响最大 ,它分为前后两期。要深入地了解西昆体在宋代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就很有必要探讨后期西昆派诗人对前期文学思想的因袭和创变。而在后期西昆派诗人中 ,宋祁的文学思想是最为丰富的。本文拟通过探讨宋祁文学思想中对前期西昆派的继承和发展的一面 ,来看后期西昆派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上所起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崇尚中道,主张“和而不同”。“中和”精神是儒家推崇的人生境界,集诚信与仁爱为一体。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礼制文化是一种等级和谐,带有历史的局限性。而中和精神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理想,是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张锐 《学术论坛》2022,(2):16-27
全球碳中和趋势加速能源体系转型,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与碳排放脱钩。在这一背景下,全球能源治理在实践范式上出现两大实质性变化,即在治理客体上表现为从资源治理升级为“资源—环境”复合型治理,在治理方法上表现为从“行业切割”式治理转变为“跨界整合”式治理。全球能源治理议题出现新的着力点,包括能源系统的减碳规划、煤电的减少与淘汰、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建构、氢能的全面开发和跨国电力互联等议题,且均呈现出兼顾资源环境、实现跨行业整合的范式转换特征。目前全球能源治理合作仍面临诸多阻碍,包括复合治理背景下的目标错位、跨界整合趋势下的治理碎片化和西方国家的强权政治逻辑。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者,应紧跟碳中和趋势,加强能源外交的整体规划,协调大国之间的竞合博弈,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孙即才  蒋庆哲 《学术交流》2022,(3):67-77+192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中,新能源开发嵌入区域减排是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现实性,主要体现在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制度因素、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方面。基于当前我国发展实际,应采取建立新能源矿产保障供应新机制、构建新能源消纳新路径、挖掘碳资产潜在新价值、形成清洁能源发展新优势、培育智慧能源赋能新动力、拓展区域集群发展新思路、赋予“绿水青山”合理价值等策略,发挥区域协同减排效应,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全球气候治理和能源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绿色转型既需要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创新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转型风险。经济绿色转型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政策工具的优化和创新、政策传导渠道的疏通等提出了挑战;而转型风险的防范对宏观审慎监管中转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监管工具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将气候目标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支持绿色转型的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大再融资合格抵押品范围,疏通绿色货币宽松向绿色信贷宽松的传导渠道,提升政策效果;宏观审慎政策方面,在构建转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的基础上,优化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防范转型风险的激励兼容。与此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将有利于提升双支柱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妇科医生,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但在全国叫得上名号的妇科名医,也就那么几个,五代中医世家田丽华算一个,在当今西医消炎杀菌、开刀手术盛行的年代,真正善用中医根治妇科的中医不多了,尤其像田丽华这样,治妇科在中医历史上自成一派,恐怕全国只有她这么一家,我国十佳药厂、上市药企有个"三达方",在中医妇科历史上非常有名。有一类病女人得了都变老人们都说女人30岁后最怕病,一旦妇科有问题,自己变老,丈夫冷漠,家庭婚姻问题接踵而至。那是一个星期天早上,我们一家三口正吃饭,老公手机突然响起,当听到老公温柔的对着话筒说了声"嗯,是……",我心口一阵刺痛,我预感到我的婚姻将面临一场浩劫。穷养脸富养身——38岁,我给婚姻开"处方"电话是个年轻女人打来的,虽然我相信老公对家庭的责任,但我明白任其发展,只会出现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