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20篇
  免费   3043篇
  国内免费   665篇
管理学   21153篇
劳动科学   1307篇
民族学   4708篇
人才学   4150篇
人口学   1114篇
丛书文集   33356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7541篇
综合类   62381篇
社会学   14323篇
统计学   5091篇
  2024年   641篇
  2023年   2624篇
  2022年   1943篇
  2021年   2389篇
  2020年   2384篇
  2019年   2373篇
  2018年   1081篇
  2017年   1761篇
  2016年   2673篇
  2015年   4119篇
  2014年   10004篇
  2013年   8291篇
  2012年   9633篇
  2011年   10999篇
  2010年   10391篇
  2009年   10511篇
  2008年   12595篇
  2007年   8320篇
  2006年   7853篇
  2005年   8074篇
  2004年   7255篇
  2003年   6737篇
  2002年   6349篇
  2001年   5872篇
  2000年   4461篇
  1999年   1595篇
  1998年   1056篇
  1997年   767篇
  1996年   626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不管是在指标选择上还是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与可靠性。鉴于此,拟以生态学的视角,把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运用于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并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评价法在得到合理结果的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能有效弥补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92.
93.
《管理世界》2020,(3):F0004-F0004
中国经济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该时期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严峻的风险挑战。鉴于此,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支持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讨会"定于2020年6月在南开大学召开,旨在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促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深化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与指导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94.
"学无止境",是我毕生的座右铭。我在求学、教学和治学的历程中,有过广泛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自己的爱好。但是有三件事,一直坚持至今。就是走路、读书和写作。我在60岁时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行万里路,读千册书,写百篇文》,概括了我前半生的历程。万、千、百,是精确的数字。细算起来,我在60岁时,已经走过万里路,读过千本书,写过百篇文。但是万、千、百,也是近似、模糊的概念,说明大到一定的数  相似文献   
95.
韩晗 《中国民族》2020,(2):147-147
这些年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了些许了解。在我看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底色。楚乃"战国七雄"之一,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成期,吴越的隐忍、燕赵的慷慨、齐鲁的宽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基因序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一位客居美国的朋友打越洋电话慰问我:虽然湖北这次是重灾区,但是感觉你们湖北人好了不起。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100.
国民核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统计体系的制度安排和一种宏观经济统计信息,具备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属于一种公共品。本文不是中国国民核算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全面论述,而是从公共品视角对核算模式选择、知识生产和体系构建补充一些认知。研究提出:(1)中国统计改革起点是口径符合物质平衡表范围的产值指标,从未系统实施过物质平衡表体系;中国国民核算模式转换和体系改革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国民核算实践发展不够平衡,总体上大致处于1953年版至1993年版之间,部分项目达到了SNA 2008年版的水平。(2)中国学者在国民核算领域的学术增加值主要是论证中国核算模式的确立,对SNA的引进和系统、深入解读,SNA的中国化探索;国民核算的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质量提升,需要学者坚守阵地、贡献智慧,以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国民核算需要"脑书"Handbook进一步研究学理和方法论。(3)SNA自身面临的困局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对国民核算提出了要求,通过中国SNA体系的构建路线图,给出了中国SNA体系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