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75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1262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20世纪文学史,牵涉到文学领域之外诸如思想、政治等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从“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殷切呼唤的“平民文学”,到延安时期毛泽东《讲话》政策性指明的工农兵文艺方向,文艺大众化运动在话语与实践两方面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2.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已争论多年.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问题的关键.应该承认文艺有意识形态因素,并能生产出意识形态来,但不能把文艺的本质界定为意识形态.文艺在社会结构中是处于"社会意识形式"的位置,它能产生意识形态功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多是持这样的见解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含糊的、难以成立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错误,在于它把丰富的规定狭窄化,用抽象的"审美"消解了文艺的意识形态作用.科学的道路是恢复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93.
半个世纪前的《文学杂志》如今仍旧是两岸学者最关注的台湾文艺期刊之一。它重视文学评论,所发表的大量中外文学评论引导了时代的批评、创作和欣赏潮流。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的批评具有"当下性"、"艺术性"和"反共"倾向性。论文对其"反共"倾向性的认定,颠覆了人们对其"综合性纯文学刊物"的印象;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批评的"艺术性"标准,给了台湾的文学创作者、研究者和读者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
新时期以来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所形成的“去政治化”理论“共识”,并未能为评价和指引中国文艺实践和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理想图景。对“政治”概念的窄化认知偏见和“原罪”历史记忆,对文学本体阐释的日趋虚幻化和抽象化,正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桎梏。当文艺理论已进入较为常态的生存环境以及文艺实践要求理论回答时代问题的今天,应该对二者关系的言说范式做“历史化”与“问题化”的再思考,进而寻求重建文艺政治维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5.
金庸小说的艺术创作不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还受到西方文艺的深刻影响.而其描写的复仇情节,则是西方文艺的思想元素和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小说写作手法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9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问世,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它解决了新文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文坛的作家自身的立场态度、情感体验、美感情趣与其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它导致解放区的文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权威话语和创作模式对此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无法回避的重大影响。同时,对《讲话》的研究,也是关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兼容诸多的矛盾、张力、悖论乃至魅力。  相似文献   
97.
对精神的本体性的认识,即对“精神圈”的生态地位的认识,是考察文艺生态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在肯定物质的本原性和本体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精神的本体性。精神既是人的生命的主导内容,又是实践的主导因素,它以作为精神食粮的信息为生成之源。精神对人性生成的主导作用及其自身的生成性,推动和表现着人的“类本质”的生成。在肯定精神本体性的前提下考察人性生态和文艺生态,正是人本生态观对自然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8.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变革的历史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文艺观念变革的过程,也是政治意识形态通过文艺期刊对文学思潮进行规训的历史.那么,从媒介的角度考察期刊与当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揭示出推动当代文艺思潮生成与发展的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考察《文学评论》在创刊初期屡次学术转向的内在原因,进而研究这种转向对当代文艺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影片对四个1980年代文艺青年形象的群体刻画,主旨并非单纯怀旧,而是从文化生态逻辑的层面,将以往的时代精神与当下现实链接,这是第六代导演作品的革命性即真实性和边缘性的再次强调体现。周瑜、黄四宝们被时代潮流打回原形,恢复了其普通青年的本色;坚持梦想、涅槃重生的胡金泉和王彩玲,则成为被时下网络热词所形容的2B青年。《立春》对内蒙西部方言的通篇使用,既是顾长卫的进步,也是第六代导演作品地域性特征的完善补充。  相似文献   
1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思维特色的角度,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涉及文艺发展定向、文艺功能定位、文艺发展路径和文艺实践规范中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战略思维体现在文艺工作要在根植历史探求规律、着眼世界判断大势、立足现实谋划未来中整理规划;系统思维体现在文艺工作要在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要为治国理政服务和要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中联动推进;辩证思维体现在文艺工作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满足功能与引领使命、学习借鉴与文化坚守以及创新创造与文艺传承的对立统一关系;底线思维体现在文艺工作应坚守社会价值底线、法治底线、爱国主义底线以及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底线。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思维特色,对于如何进一步深入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规律,指导文艺工作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