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814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225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375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626篇
综合类   3718篇
社会学   984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935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琉球诗散论     
追溯中国古典诗歌载述和反映琉球的历史 ,重点论述明清中国诗人所写琉球诗发达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可以看出琉球诗具有浓厚的海洋气息和魅力 ,它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 ,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诗人们的创作水平。琉球纪事诗不仅可与史籍相发明 ,而且有时可补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22.
“华夏中心”观的产生发展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合理性。它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影响深重而复杂 ,一方面是严重地阻碍抗拒 ,另一方面又具间接支援之功。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同时 ,从根本上否定了“华夏中心”观念。在创造性转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西方先进文明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正确指向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认为《管子》“三匡”的命名分篇与简制长短无关 ,而有其内在意义。“三匡”之匡来源于对桓管功业“一匡天下”的评论 ,辅相、匡救等义只得其一偏。而“三匡”大、中、小的区分与《逸周书·文匡解》中的提法完全符合 ,不仅是“借用名词”而已。“三匡”是各自以正天下、正国、正民为中心 ,而又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24.
日汉同声传译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给同声传译造成了诸多的困难,影响了同声传译的质量。我们在进行日汉同声传译的时侯,可以采用先听先译、延长或缩短等候时间、预测、弥补、紧跟、切割归纳、调节语速语调语气等对策来解决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5.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建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运行的基础,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尤其在经济法领域,作为协调经济运行的法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文章对经济法制定和实施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并试从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相互毗邻,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语言文字方面两国人民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相同,实际上已经出现差异并具有特色的词汇和习俗,弄清这些词汇和习俗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同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尤其是在日语教学中,把这些词汇与习俗的异同及时渗透给学生,把中日文化的对比融入日语语言教学中,既可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水平、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分析湖南三家涉日企业的企业文化,认为备受指责的日本式经营模式,在被调查企业获得积极评价.其企业的标语、口号作为文化创新的载体,在跨越文化差异和实现文化融合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是中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土耳其和中国在国土面积、资源条件等方面相差很大,但在两国关系上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本文试从经贸发展和国际关系两方面来考察对称性和双边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欧亚大陆,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是密切两国关系最好的平台.建立土中外交轴心有助于消除两国间的分歧与隔阂,推动土中安全领域的合作和中国的中东外交.  相似文献   
29.
关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催化剂和核心力量。人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兴则国运昌,人才兴则高校强。人才队伍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功能结构,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高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的过程中,注重观念的创新与演进是核心,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活动方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本途径,注重德性的养成是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0.
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派遣占领军问题是在美国的亚洲政策及对日政策的影响下提出的,是国民党政府忙于打内战使此问题未果而终。这一结局影响中国战后对日处置一些问题的实施,进而影响战后一段时期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