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83篇 |
社会学 | 33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出生在台湾的林丽韫,曾七次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六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从20世纪50年代起,她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日文翻译,参加了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见证了那一段充满传奇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起,她亲历了海峡两岸往来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2.
近代国际法与中法马江战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中法马江战役期间,法国和中国对近代国际法持有大相径庭的态度。深谙公法的法国屡屡干犯国际法,公然蔑视公法的道义与权威。与此同时,清朝却诚实而谨慎地应用国际法处理国际关系,努力恪守国际法外交、战时条例。近代国际法在马江战役期间中法双方的不同应用和对待,彰显了国际法背后的强权殖民行为和它对弱国极其有限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中美建交的第二年,即198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共和党竞选纲领的对华政策部分很不好,它的总统候选人里根,在竞选中发表了许多亲台湾,破坏中美关系的言论,尤其是提出了真正的倒联络处方案,即按1973年台湾在美有大使馆,中国在美设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30年代初,西沙局势因法国对中国提出交涉而发生转折性变化,英国自认为是该地区的利益相关方而予以关注,并与法方进行官方接触,其行为虽不足以改变地区局势,但所搜集的情报以及对局势的研判,对还原此时西沙某些场景颇有意义。其中所包含的西沙属我的资料及看法,可成为中国南海主权历史证据链的重要一环。回顾英国对西沙问题立场的演变轨迹,不仅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东亚局势巨变对英国的深刻影响,而且反映出英对中法关系的处理是以本国利益为旨归的。英国曾质疑法方提出的属地安南拥有西沙的所谓"历史依据",但终无公开意见的发表,这是恪守"不介入"立场所使然。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杨浦区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亲历中美建交——中国首任美国大使柴泽民传》新书首发式,8月15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举行。首发仪式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萧思健主持。新书作者孙国维在会上作了题为《痛饮人生满杯》的讲话,介绍这部传记体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主要沿着中美关系由对抗到联手, 相似文献
17.
罗峰 《社会观察(上海)》2009,(2):64-67
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从基辛格、尼克松到卡特,30多年前,中美两国数任领导人,为打破彼此政治和文化间的陈见和隔阂,恢复两个大国间正常的外交关系穿梭奔走、呕心沥血。他们的不懈努力促成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相似文献
1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正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在法国驻华大使白林(Sylvie Berman)女士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的推动下,复旦大学建立了法国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具有悠久的法国研究传统,与法国众多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了长期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里昂高等师范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 相似文献
19.
深刻危机通常会带来深刻反思。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人可以把先前一直仰视的美国一流公司,放在案板上,俯瞰一番。俯瞰美国大公司 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一直在学习美国。我们心目中的伟大公司,都可以在美国找到范本。可以说对美国公司的仰视和模仿,成了过去30年中国企业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