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626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97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2872篇
社会学   806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悠久的中日关系史上 ,汉籍的交流所发生的深远影响 ,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弥补了因人员交流受到限制而导致的遗憾。因而就汉籍东传日本及其回流 (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赴日访查引进汉籍 )的历史和日本收藏汉籍的现状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 ,对于深化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开展国际汉籍研究领域的合作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浅论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方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教师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3.
南朝刘宋年间,灾患频仍,给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安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刘宋朝廷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救荒措施:灾前预防,注意重视农业,储粮备荒,兴修水利;灾中救援,采取赈济、调粮、慰抚、养恤等措施;灾后恢复,通过节约、蠲缓、安辑、放贷等恢复农业生产。最终战胜了灾荒,稳定了社会,赢得了南北朝时期少有的安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中日文中存在着许多字序逆转的现象。要准确的理解和翻译 ,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掌握其内在规律。中日文中存在的字序逆转现象不是随意产生的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中日文中字序的逆转现象是两国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6.
试论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管理日趋重视。本文从环境成本的内涵入手,阐述了环境成本的管理指导思想,并提出了环境成本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上海科学生活》2003,(3):72-74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关于人的性和性能力,曾长时期是一个极端隐私、讳漠如深的问题,公开场合,人们对此话题尤恐避之不及。而被嘲讽或斥责为性无能,也意味着莫大的侮辱。但是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性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对待性的态度也日趋理性和宽容。社会不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涉及性的问题也不再回避。由此,因性而起的争议与纠纷也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38.
"饮中八仙"的演化与李白为"翰林供奉"的时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索现存资料,知盛唐"饮中八仙"有两说:一无裴周南,一有裴周南,迄今仍没有为大家认同的解释。实际上,"饮中八仙"本来就不很固定,是盛唐俗传的结果,而人们乐道的长安会饮是不太可能的,李白开元、天宝间两入长安的史实也为"饮中八仙"的演化增一佐证。同时,"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分野于开元二十六年,及此年前后李白仍在长安为"翰林供奉"的史实表明:开元间李白确实到过长安,寓居时间在十年左右。准此,李白这段时间的作品就需要重新编年、重新研究,《新唐书.李白传》也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39.
文章试图探讨"海选"这一新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英文翻译。在翻译与"海选"有关的句子时,首先要注意该词使用的是起源意义还是引申意义。如是起源意义,可作解释性翻译。如是引申意义,则要区分该词的使用领域,仔细分析其实际所指意义,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40.
随着新世纪审美文化生态和文学创作面貌的逐步展开,质疑和批评之音也逐渐地增多。从“创作症候分析”、到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乃至“国家文化安全”,各种全局性问难的论题被相继提出,并引起了价值判断和方向指引甚至截然相反的种种讨论。虽然相关讨论各有其意义,但争论本身就已透露出,到底选择何种背景、何种思路,才能对创作现实给予切中肯綮的阐述与评判,才能透彻地把握当今文学的缺陷与弊端,是一个亟待充分关注和深入探究的问题。正是以这种感受和思考为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的文学创作让人不满意、不满足而又难以透析的关键在于,除某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