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626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97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2872篇
社会学   806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峰 《决策导刊》2011,(4):46-48
8年前。初出大学校门的他,意气风发,胸怀凌云壮志,加入首批“西部志愿者”阵营,来到忠县。8年,他把一个陌生的城市住成了家,将自己的人生融入这片激情四溢的热土。  相似文献   
992.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传统节日一般都起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岁时节日在春秋至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直到隋唐才形成了完备的体制。众所周知,隋唐时代正是中日使者频繁往来的时期,  相似文献   
993.
讨袁时期孙中山的最大目标为成功倒袁,重掌政权。戴季陶为其心腹,深知日援不可或缺,故将中国国内汉族之间的讨袁革命,上升至被压迫之黄色人种解放这一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高度,视日本为此次革命运动的伙伴。戴季陶一改辛亥时期的批判态度,首次对日本人的民族性及共同信仰给予高度评价,从黄白人种冲突观点出发提倡"中日提携论"。戴季陶的这一转变,除遵从孙中山的中日提携论外,尚与其自身经历和思想有关。戴季陶具备了从日本角度出发研究日本的姿态,这是他后来不拘泥于批判日本,而能将日本的优缺点客观加以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理论界对大学学报的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但通过对中国大学学报的历史考察、系列权威数据比对、大学学报功能研究、学报特色反思以及中西方学术期刊比较,明显发现我国的大学学报业绩辉煌;应该科学认识大学学报的使命;我国大学综合性学报的存在是合理的,有其存在必然性;应尊重学报发展规律,所谓"全、散、小、弱",有其客观必然性;与世界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学术期刊不是多了,而是严重匮乏。我国大学学报的出路应该从攸关质量的审稿入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95.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理念,结合中国传入的考据学方法,形成一股近代化的疑古思潮,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形成津田左右吉的"日本神代史抹杀论",中国在同一时期则出现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引发一场学术论辩。由于中日两国具体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日本的疑古思潮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疑古思潮则被排斥、抑制而失败。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可以得出必须清算"二重证据法"给历史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确立历史学以求真、求是为第一准则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996.
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了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制度,这项颇具创造性的制度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但是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和调解结案本身的特性,仲裁调解制度在实务中的应用遭遇了很多难题.当事人能否就确有错误的仲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撤销,这个问题在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在学术界鲜有关注,不同的法院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国有必要设立仲裁调解书撤销制度,并完善撤销仲裁调解书的配套机制和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997.
此篇论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讲述了高校青年新教师教学中在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内容讲解、语言表达、学生自我表现、板书、多媒体使用、教案制作、学生心理、教态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力军,在促进“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基于监管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及监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评价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的指标体系,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中、英、日三种网络语言中,都吸收了大量外来语,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三种网络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始终决定其话语权大小和语言普及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这首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由此可见作者辛弃疾将自身亲身体验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听所闻的所感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诗歌是人类强烈情感导致的一种特殊认知活动的表达方式,而语言正是人类认知的结果,诗歌是人们特殊概念化过程的结果和表达,诗歌是人类认知世界(精神)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由此看来,诗歌也是基于认知体验的过程;同时提出:认知诗学这一全新解读方法也可对本土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