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347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回忆录《说不尽的外交》近日出版,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外交风云。"炸馆事件"逼克林顿写检讨在我担任驻美大使的三年里,最难的日子莫过于1999年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这一重大事件。我是那天下午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看到我驻南  相似文献   
92.
资中筠 《领导文萃》2014,(11):26-28
<正>如何看近代中美关系?从1784年美国"皇后号"抵达中国以来二百多年来的中美交往历史看,结论是在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不愉快的、常常受欺凌的历史中,美国对中国的伤害最少,而总的说来,中国在这个关系中受益很多。最重要的一是抗日战争,一是文化关系。与很多中国人的说法相反,笔者认为文化"渗透"积极面较多。这不仅与政府交往有关,更主要是民间行为。当然,反过来美国也从这个关系中得利。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原因谈起,主要探讨美国在整个战争期间是如何考虑中国因素的。美国之所以发动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并不是一场误会或错误那么简单,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一部分,是冷战思维与美国门户开放梦想碰撞的结果。在越南战争的十几年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18O度的转变。美国为遏制中国而全面干涉越南,又为走出越战泥沼寻求与中国的缓和。越南战争是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分水岭,越南战争的结束和美中和解的实现导致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划分势力范围和对抗为标志的冷战时代向以对话和合作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转化,国际格局也由此开始走出对抗的两极格局,人类相互依存和彼此合作的时代开始到来。  相似文献   
94.
本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的中国和美国经济在经受了一些重大考验后,都再次进入新的平稳增长期.美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的"和平崛起"势不可挡.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双方应以理性的姿态推动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5.
何慧 《中外书摘》2006,(1):12-15
一个着眼于未来长远利益的对华政策,显示了尼克松与布什比历届其他美国总统更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96.
“9·11”五年多来,美国调整了国家战略。其主轴是反恐,美国的外交也服务于反恐。然而这一反恐外交却逐渐步入了迷途;美国的中东政策剪不断,理还乱;而对赖斯雄心勃勃的“转型外交”能否可行人们有理由表示怀疑。与此相联系,美国主导下的反恐战略仍面临严峻挑战:能否找到根本办法解决朝鲜及伊朗的核问题。也正考验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倒是中美关系几年来保持了发展势头,并且可以预料,在布什政府余下的近两年时间里,中美之间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优势在于既提供了观察国际社会的新视角 ,又在相当程度上与国际状况相吻合 ,能部分解释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的态势。但其内在的静态缺陷和为美国霸权利益服务的本质 ,决定了解释力的局限性。因此 ,新现实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对其视角下的中美关系也要给予全面辨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美国智库为何影响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要论智库数量之众,产品之多,影响力之大,非美国的智库莫属。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访问美国期间,作为其紧张的访问日程中的一项内容,在西雅图会见了出席“和平发展道路与中美关系”研讨会的中美智库人士。此次会议的主办者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论坛和美国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分别是中美两国知名的智库。从美画方面的情况看,CSIS只是其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美国发达的智库及其影响力,县经成为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
1977-1991年,邓小平作为中国对美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达成中美八一七公报、北京政治风波时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联合制裁这三个关键时刻,为发展中美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世界大局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看待中美关系;始终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持原则,捍卫中国的尊严和国格;十分强调把握时机,在关键时刻果断拍板,做出重要决定;娴熟地掌握谈判艺术,善于应对形势,做出必要的妥协,创造双赢的局面。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0.
中美关系中最重要但却不断发生渐变的情况是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的调整,这种调整对塑造新世纪中美关系的走向和地区安全局势至关重要。自从2001年1月20日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就开始了调整对华军事战略的步伐,不仅重新对中国进行军事定位,而且采取了相应的军事应对手段。在反恐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