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中苏关系在五十年代经历了从同盟到不断恶化,最后形成势不两立的状态,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从各个原因方面入手,运用层次分析法,讲述中苏关系恶化中,个人、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不同作用,从而使我们对中苏关系的变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1989年5月,中国、苏联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此后20多年来,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蒸蒸日上,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这一切外交成就的取得,是从当年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晤开始的。  相似文献   
53.
1965年美国在越南实施“滚雷行动”以后促使越战进一步升级,苏联与此同时大量增加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在“新春攻势”前后尤为如此.由于苏联、中国和越南三国地缘毗邻,客观上使中国成为苏联援越物资的天然过境通道.苏联的援助活动是在中苏分裂的情况下进行的,援越物资过境运输问题成为两国矛盾的新焦点.苏联援越活动及相关国家的反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冷战时期大国间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54.
苏共二十大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错误,拉开了中苏论战的序幕,也启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由"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换。由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保护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的旗帜下展开论战的,其"以苏为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深深存留着"以俄为师"的印记。  相似文献   
55.
不久前,我随"红色旅游团"游览了俄罗斯。我们这个旅游团,有80%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都在中苏友好的氛围影响下长大,深受往昔红色文化熏陶,对前苏联这个曾经的"老大哥"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去俄罗斯不仅仅是游玩,更意味着了解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的前苏联,并追寻更多中苏人民革命战斗中的历史记忆。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我们便被带到了一个民俗餐厅。  相似文献   
56.
陈涛 《理论界》2009,(11):104-106
依存与冲突是抗战时期中苏外交关系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文以《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为例,采用国际化的视角,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背景、中苏在该条约中的收益、中苏在该条约中体现的外交敏感性和脆弱性以及该约所蕴含的中苏外交的不对称性等四个方面来解读战时的中苏外交关系。本文认为,战时中苏外交依存与冲突的本质就在于维护中苏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明了这一本质,对于理解今天我国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和谐多边外交关系也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7.
中国是一个与苏联接壤却无法纳入其势力范围的大国。在“二战”期间(特别是1941年以后),盟国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主要来自美国,也是罗斯福在开罗给蒋介石戴上了一顶“四强首脑”之一的桂冠,因此,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中国又是苏联最大的邻国,两围边境线长达数千公里,因而构成对苏联东部安全的潜在威胁。为了建立东方安全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战争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8.
夏商周 《领导文萃》2008,(1):99-103
中苏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乱世纠葛,在彼此的竞合博弈中表现得那样明显却又迷离。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红色苏维埃还为中国带来了什么?其中无数闪耀的“大事件”中又有多少被人们有意无意忽略的“小事实”?  相似文献   
59.
王恩 《老友》2013,(7):14-15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两党分歧的升级和逐步公开化,是以1956年2月14日到25日的苏共二十大为起点的。当时,中国共产党派了一个重要的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大。代表团团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成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秘书长邓小平,以及王稼祥、谭震林、刘晓(驻苏大使)等人。  相似文献   
60.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大量苏联专家在短时间内涌向中国。这对于中苏双方来说,都是缺乏准备的,既没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也没有确定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而且,专家的聘请与派遣往往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间直接交涉,上下联系或双方联系阻断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也导致在专家派遣和使用方面出现失误和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