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42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53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18篇
理论方法论   317篇
综合类   3427篇
社会学   367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皇帝读书     
散木 《领导文萃》2008,(3):140-144
古代中国的皇帝。如果考察他们的读书生活,可分为读书、不读书这两类。继之,读书的,又可分为因读书而成为“好皇帝”(所谓“做稳了的皇帝”)的,以及因读书而成为“坏皇帝”(所谓“亡国之君”)的这两类。  相似文献   
992.
刘海岩  郝克路 《城市》2007,(10):76-78
城墙 古代中国行政中心城市的周围,都有一道无论高度和宽度都有定制的墙,称为城墙或城垣. 中国的城墙起源很早.现代考古发掘在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和河南郑州市北遗址先后发现了距今4000~5000多年前的古城墙,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古文献中也有记载作为印证:"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城墙也可以简称作"城"或"郭"."郭"是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于是出现了"城郭"一词,即所谓"内城外郭",也可以用来泛指有城墙的城市."郭"一般出现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其功能除了军事需要外,也是由于城市不断扩展,需要加筑外城墙以保护原来住在城外的居民.  相似文献   
993.
趣论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范畴,类型包括天趣、童趣、俚趣、奇趣、生趣、谐趣等,主要美学特征为天真、民态、新奇、灵动、诙谐。其实质是“反常合道”,即与理,与常规,与古板的对立,它始终代表着一种民间精神的展示,代表着新奇的艺术追求。其审美功能主要在于解颐、提神。趣的创造,有赖于天然与民间生活,更有赖于作家演员的灵气与机智。趣的创造应有一个度,由于它主要与民间精神相联系,所以,要仅防低俗。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才智学说异彩纷呈,才智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令人拍案叫绝。下面几例,可供赏鉴。  相似文献   
996.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咏史诗,以生动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西晋统一江南战争那势不可挡的恢弘场面和摧枯拉朽般的磅礴气势.他那跳跃着的诗情,把我们的思绪带往那逝去的时空彼岸.  相似文献   
997.
998.
中国古代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形成了一套法规制度.重视政权组织建设.设官分职.精选良吏,严明职责.依法监督,有明显的宗法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材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维持了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99.
悲剧以冲突性强烈体现出崇高美。西方悲剧或以人物之间尖锐激烈的冲突斗争,或以人物自身内在的心理冲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冲突。中国悲剧的冲突不及西方尖锐激烈,且多表现为暗场冲突,着力表现的是冲突的后果,以悲情抒发的真挚凄切而憾人心魄。综合性程度的不同,是中西悲剧冲突性差异的表层原因。中西思维方法各具特点,以及对辩证法的对立与统一各有侧重,则是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评中国古代亲情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情诗虽未立名,但它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却是大量存在。始自《诗经》的亲情诗就以其高起点传承于后世。亲情诗的优良传统和表现体系,都值得认真总结,予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