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孙领  刘伟 《科学发展》2021,(1):52-60
加强进博会与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联动发展,建设上海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可加强各环节沟通,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推行"单一窗口"通关申报制度,加快制定进口商品金融服务相关政策;借鉴进博会"两步申报"模式,解决会展物流重复申报操作问题;借鉴进博会创新举措,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52.
上海市临港自由贸易区以特殊人才的名义引进流量明星杨超越并落户,数次登上热搜榜。这种不同于常规领域人才标准范畴的流量明星享受特殊人才政策,引发了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关注。近年来,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及标准,已经成为主管部门和各类人才工作主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的重点。面对新时代新职业,伴随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各类人才进行科学评价需要制订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53.
刘健  王艳霞  张莹 《城市》2014,(8):56-59
正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京畿门户的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是围海造地形成的港口工业一体化的海上工业新城,也是国务院和国家海洋局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成规模规范用海吹填海造陆项目,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我国北方以重型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生态型临港工业区"。一、天津临港经济区发展情况(一)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4.
55.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在更高水平、更高起点上推进开放性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促进新片区制度集成创新,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在投资自由化、货物贸易便利化、资金流动便利化、人员信息流动畅通、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先试先行,加大改革力度;要提升相关港口服务国际贸易的能力,增强其在全球自由贸易港区中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56.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舟山市发展临港石化产业总体思路,今后舟山将努力打造现代化石化园区,走"生态化、一体化、专业化、园区化"的产业发展道路。石化园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部分,而软件建设的载体就是人才。目前舟山石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浙江海洋学院等省内高校办学资源优势,建立舟山临港石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管理,改善人才留用环境,构建产业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为石化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57.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其产业结构的选择密切相关,这种选择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城市自身的竞争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湛江市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分析,确立了湛江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临港工业,并借鉴国外先进临港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湛江市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领导决策信息》2014,(3):14-15
正2013年12月30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大光谷、大车都、大临港规划。加上此前已通过的大临空规划,武汉市四大板块规划已全部出炉。按照"独立成市、产城联动、城城互动、园园互补"的总体要求,四大板块规划为武汉2019年达到3万亿工业总产值指明实现途径,也为今后10年、20年武汉发展格局明晰了路径。  相似文献   
59.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浦东新区联动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上海全球战略节点地位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能.联动发展要始终坚持区域核心功能的差异化、特色化,扬长避短、叠加共振,紧扣"上海愿景",打造以浦东新区为主体,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业和创新联动为核心,以企业和平台联动为载体,以制度联动为保障,以重点区域联动为抓手,力求取得联动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烟台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战略,即塑造“深水大港、门户城市、重化工基地、环境优美大烟台”的新形象和构建“一条生态旅游带、五大产业组团、十六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空间框架,并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