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六世噶玛巴统瓦顿丹的生平事迹.第六世噶玛巴出生于噶玛附近的俄木地方,第五世噶玛巴的弟子俄木巴恰斋瓦认证他是噶玛巴转世后,为他举行坐床大典.八岁时,大德索南桑波以轿舆迎请法王至沃喀扎西塘正式出家受沙弥戒,赐法名为却扎贝桑波.此后,随从第三世红帽系活佛、索本噶西巴等上师修习所有佛教之教言、灌顶、修法等,诸位上师并将噶举教法全部传承给他.第六世噶玛巴一生致力于发展噶仓噶举的宗教仪式、仪轨.因为传统噶玛噶举所强调的是禅修,而祈祷和仪式往往被忽略了.他为噶仓噶举制订了许多修行仪轨,又将香巴噶举教法和希解派的教法融入噶仓噶举传承.他还在藏族地区广行佛教事业包括弘法、教学、修建寺院、制订僧伽仪轨等.据记载,明帝室也曾下诏命第六世噶玛巴进京,但未成行,只遣使进贡.自1436-1453年的十余年间,其前后进贡八次.第六世噶玛巴的弟子主要有大国师班觉顿珠和贡钦绛贝桑波等人.大国师班觉顿珠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与《丹珠尔》迎请至藏地.此处所提到的迎请藏文大藏经有可能就是著名的永乐版藏文大藏经.因第五世噶玛巴曾将藏族人民普遍推崇的蔡巴藏文大藏经手抄本推荐给皇帝,明成祖即“遣使往西土取藏经之文,刊梓印施,以资为荐扬之典.下界一切生灵,均沾无穷之福.”同时,明成祖请第五世噶玛巴担任永乐版藏文大藏经刻本的总纂,并在南京雕刻印刷.据记载大国师班觉顿珠智慧聪颖,学识渊博,精通所有佛教教法.后封其为“加持之受命国公巴”之名号.此外,本章译文还详细地概述了第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降生等事迹.  相似文献   
92.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关于面子文化的讨论,往往集中于东方社会和个人层面。从马噶尔尼使华这一中西方跨文化传播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来看,对面子文化的关注可以从个人层面推演至国家层面,从东方扩展至西方,中英双方文化冲突中均存在面子维护、博弈和协商策略。东西方文化同样追求面子,但东方文化侧重于面子的积极层面,而西方文化侧重于面子的消极层面,双方既会因文化差异开展面子争夺战,也会因利益诉求而选择面子协商。  相似文献   
93.
文学作品因其深远的道德信仰关怀和人文关怀而具有了独特的舆论和精神导向,最终拯救和塑造人类灵魂的功能。美国通俗小说作家丹.布朗采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不确定的文本中心意义,逐一消解了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男人与女人,科学与宗教、政治与道德等这些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处于二元对立的中心概念,他以相对轻松的文学技巧成功地将对神圣的回归与现代人的心灵诉求结合起来,以犀利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生态危机,以及因此所产生的思考。这在结果上强烈冲击和动摇了传统的西方文化,重构了现代人的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94.
让丹·布朗成为誉满全球的世界顶级畅销书小说家的是他的小说:《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达·芬奇密码》,这四部小说均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茅,尤其是《达·芬奇密码》更是创造了全球发行量逾2500万册,并被翻译成40余种文字的奇迹。但是,一开始布朗的前三部小说并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95.
二世章嘉阿旺罗桑却丹(1642-1714)是清康熙时期著名藏传佛教人物,在清廷任职二十余年里,曾被授予“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等封号,参与解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土谢图汗部纷争,负责校订清内务府官刻藏文《甘珠尔》,赴藏主持六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等重要历史事件,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和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章嘉二世·阿旺洛桑确丹传记》和清宫史料为依据,对其一生的社会活动进行概括和论述,并对二世章嘉与康熙帝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三元合修"丹法思想渊源于道教南宗内外丹合炼的思想传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壮族土司罗谦端的丹道思想是历史上道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显示了道教文化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生命哲学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97.
《遥远的额济纳》这篇小说将着眼点置于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的演变之上,使"女性"与"自然"成为贯穿故事的两条脉络。在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经验相似、地位相同、命运相依;而两个男性角色分别成为男性中心主义的象征;小说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体现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这些分别体现着生态女性主义精神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小说也通过女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表达了生态女性主义最根本的诉求。  相似文献   
98.
书坊     
《中国民族》2015,(4):80
《丝绸之路》作者:[瑞典]斯文·赫定译者:江红李佩娟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0一般认为,早期的中文文献并不曾把这条起自西安、横贯欧亚大陆的古老通道叫作丝绸之路。这一名称首见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的多卷本名著《中国》(1887年初版)。李氏不但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作了有关的论证,在其《中国地图集》中,还涉及了海上丝绸之路。另一个西方学者赫尔曼率先接受了这一名词,并将自己  相似文献   
99.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古牧地镇西北约8公里处的下沙河故城(大破城)与唐代的"俱六城"或"轮台城"无涉,也不是"乌鲁木齐旧址",而应是明代蒙古和硕特部所建之城。清乾隆年间为准噶尔汗国大台吉、宰桑噶尔藏多尔济所居,及至乾隆三十年(1765)噶尔藏多尔济及其部众调迁塔尔巴哈台后遂废弃。  相似文献   
100.
阿古柏入侵时期 ,俄国为打开喀什噶尔的商业市场 ,与阿古柏进行了长久的交涉 ,最终获得了在喀什噶尔通商的权利。但是由于阿古柏对俄国的防范心理、饱经战乱的当地人民很有限的购买力以及英国商品的大量输入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俄国对喀什噶尔的商业贸易处于萎靡难振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