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352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1233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4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为进一步了解城市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选择福建省漳州市1961-2013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以及漳州市2001-2013年的统计年鉴资料(选取10种代表城市化发展的指数),运用线性趋势、主分量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多年来漳州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漳州市气温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率最大,其次是年平均气温;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对漳州气温产生影响的城市化因素依次是人口数量、城市的生活水平、下垫面水平和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前期城市化指数与气温要素均呈正相关,但在城市发展中后期,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曲线均为下降后上升,且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率明显较大。  相似文献   
74.
张栻原本继承胡宏之学,但在与朱子交往的过程中,其思想特别是工夫论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界一般将其工夫论分为早晚两期,但考察其晚年更订的《孟子说》的部分内容以及《论语解》,会发现南轩在去世前还有一次较为隐秘的转变。因此其工夫论实际上应该分为三期:早期继承胡宏之学,主张“先察识后涵养”;中期为“存养体察,固当并进”而“存养是本”;晚期则为“主敬”的抬升与“察识”的隐没。  相似文献   
75.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PCA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PCA提取图像特征,最近邻法分类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基于ORL、YALE数据库的相关实验表明,这样的系统能够降低数据维数和克服角度、位移变化对算法的影响,能够取得比传统PCA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6.
企业成长不仅是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而且还伴随着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组织结构的优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体质特征.成长性是企业发展潜力、经营绩效的综合反映,难以用单一指标对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用互不相关的少量综合指标概括和衡量企业的成长性,既能解决成长多指标间信息的重复性问题,又能通过各综合因子的经济涵义比较企业间成长的差异.  相似文献   
77.
与同时代诗人相比,陈师道诗歌别成一家,这与其推崇的诗学理论密不可分。陈师道的诗学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内轻外的创作灵感触发;学赡用变的诗歌创作手法;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以及反奇主真的美学追求,由此形成"后山体"独特的艺术个性,并对宋诗风貌形成有贡献。  相似文献   
78.
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得以形成。从自我的“主我”与“客我”入手 ,可以将师生的互动分为主我与主我之间 ,主我与客我之间 ,客我与客我之间三个阶段 ,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的自我呈现状态对于师生互动形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杨宇枫 《云梦学刊》2013,34(1):129-134
先秦汉语“是”字主语句中有一类较特殊的次类——“NP,是+P”,其中的指代词“是”在语义上回指其前的名词性成份NP,这是汉语判断句系词“是”产生的重要句法环境。不过,该句式在先秦汉语中并不多见:通过对六部先秦典籍的考察,只有13例“NP,是+P”可以认为是较典型的用例,而这13例“是”字主语句仍然说明了指代词“是”的回指用法逐渐弱化,由一个可有可无的语用成份,最终发展为系词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指代词“是”和“NP,是+P”句式在语义机制和句法机制相互作用下完成的,类似的语言变化现象在汉语史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0.
文章首先提出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判断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评价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法评价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其子系统间的协调度也呈现逐步协调的倾向;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