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36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12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多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也译作"多元系统论")[1]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就在其著作中提及并不断完善的理论。该理论以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为基础,认为文学和文化等社会符号现象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系统(Polysystem),即一个系统网(Network of Systems),包括具体与抽象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现象里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主义文艺是"未来—理想性"导向、"人民—总体性"导向、"艺术—综合性"导向的结合,其主流价值观意在凸显超越实然的应然层面,避免无政府主义、极端相对主义和各种层面的虚无主义,这要求我们在评价时区分"主流"与"支流"、"末流"及"不入流",建构主体性与文化自信,进而达到"规范性共识"与"多元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当前,在把握当代中国思想界的走向时,很容易产生两种偏向:要么淡化传统意识形态,要么重新将一切意识形态化。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弱化与强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期学习栏目将与您一起关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子中 《东方论坛》2007,(2):11-14,74
"共生"思想和"边缘效应"理论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思想是理解边缘文化的理论依据.边缘文化具有众多的历史根据和现实表现形态,并有其特殊的优势.在共生语境中,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之间不断发生双向运动,二者结成共生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传播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可避免。现代传播技术中的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流艺术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艺术的大众化趋势,艺术价值在审美与功利之间难以寻找平衡点及艺术教化功能的弱化与强化等。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的小说把女性的地位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创作模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其次,西式的教育和所处的位置使林语堂美化着古老中国的一切,包括一些糟粕;最后,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林语堂难以摆脱男权文化的影响,在创作中不自觉地歧视女性.可以说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不正确的女性观,他笔下的女性是被男人欲望化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陈仕持 《船山学刊》2006,(2):149-150
周立波负责选编了《1959~1961散文特写选》,在其长篇《序言》中,他睿智地兼顾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坛人情,表现了不凡的学理底蕴。这是一篇精彩耐读的序文,细读并研究它,是周立波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有助于了解当年的文坛风气。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丁玲是一个颇具魅力而又不断争议的女性作家。纵观她的一生 ,2 0世纪中国历史的每一次重大变动 ,几乎都会影响到丁玲 ,丁玲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在思想、生活、创作上 ,丁玲始终与 2 0世纪的中国社会粘在一起。从丁玲在社会变动中的创作和女性角色定位来阐述她在 2 0世纪女性创作、女性话语世界建构中的独特作用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刘婷 《职业时空》2008,4(5):35-35
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和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获取和学习政治文化,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成为政治人的过程。近年来,网络作为信息技术方面提升的成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掌握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提高政治素质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精英和先锋,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人们的价值现也是多元的,当前在价值观念领域中多元价值现并存格局呈现出非整合的散乱状态,整合多元价值现,构建一种主流价值现作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