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是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结构性失衡又是"不平衡"的突出表现。解决"不平衡"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分析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引,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简政放权制度,以求平衡制度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供需结构;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更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新需要,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体系。目前我们仅从育人环境氛围塑造方面而言,多方面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体系,在新的社会发展历史方位下,积极营造高校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3.
郭宜勇 《职业》2018,(10):76-77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在培育更多优质就业岗位的同时,重中之重是帮助劳动者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通过就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体面就业、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政府应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54.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任务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5.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论断,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其现实依据是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逐步凸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转化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聚焦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56.
在80年代中期以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是计划分配体制造成的平均主义,对此,社会各界都没有异议。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则既有计划分配体制遗留的平均主义问题,也有随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变革而出现的差距过大问题,对此,社会各界也没有异议。那么,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对此,  相似文献   
57.
判断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不能从理论与概念出发 ,而应考诸当时的历史事实。甲午战后至辛丑年间 ,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动而日趋尖锐 ,这一国内阶级矛盾在各种社会矛盾中长期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 ,因而是 1 895— 1 90 0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只是到了 1 90 0— 1 90 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方才上升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8.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形成的研究,须在需要和发展两个方面变化的事实基础上,从学理层面增加三个维度,以整体上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质。其一,理论基础维度,即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揭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其二,辩证思维维度,即在分析各种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归纳出主要矛盾,从现象上升到对中国发展历史方位本质的把握;其三,价值判断维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揭示蕴涵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判断中的价值立场。而所有这些维度的审视,均在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逻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的统一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9.
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与自然资源的有限.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掠夺.用停止发展的方法和用禁欲主义的道德教化都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单纯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也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生存竞争方式,发展人与人相互协作的和谐关系,实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对自然资源实行有计划的分配,改变现有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目的的社会发展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作.  相似文献   
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有助于科学判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继承与创新统一的发展性特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性特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性特征、砥砺追梦奠基未来的阶段性特征、引领世界示范世界的国际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