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5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534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302篇
人才学   130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2423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473篇
综合类   4910篇
社会学   537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中国新闻     
第三十九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国家对廉租房建设等实施税收优惠;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期出台;九部委联手“回头看”凡是能够整合的矿山全部整合;我国实施海洋生态调查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2.
资源、环境和人口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造业必须一方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3.
主题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纪念馆的陈列策划、设计、布展的最终效果。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主题定位,一是准确,全面表现铁人一生;二是鲜明、有机统领设计布展;三是宏大,深刻揭示铁人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4.
“梅”在王闿运的词集中出现颇多,词人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梅”不同角色:有积极向上给予人希望的“梅”,有让宦游旅人倦游思归的“梅”,还有独立窗前伴人隐居的“梅”。“梅”意象丰富了王闿运词作的内涵,也成为他人格与心路历程的写照。  相似文献   
75.
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旅游节事活动关系密切,应借鉴城市形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城市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本文通过网络对广州的形象因素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广州的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76.
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史记》中所蕴涵的情感魅力的具体表现及其生成原因,认为在《史记》一书中,无论是司马迁直接的议论抒情,还是他所使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都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而《史记》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既与司马迁对史学创作中情感作用的理性认识有关,也与他确立的著史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77.
在安德森作品的题目中,死亡一词频繁出现,而且成了他作品的主题.作品以中世纪后期艺术的死亡形式描写人物.死亡是悲剧美的典范,是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78.
白话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及理论产生重大转折的标志。白话文学观是中国现代的新文学攻向封建旧文学壁垒的一个突破口 ,其理论内蕴应从语言形式的革命、白话文学与内容之关联、白话文学观的历史内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79.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4年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第五届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于4月4日至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南灾害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水利部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游仙诗从先秦至隋唐发展过程的梳理和艺术成就的总结,可以发现游仙诗在内容艺术上的嬗变以及它与当时社会条件和诗人际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