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437篇
劳动科学   41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89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61篇
综合类   2624篇
社会学   417篇
统计学   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梅”在王闿运的词集中出现颇多,词人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梅”不同角色:有积极向上给予人希望的“梅”,有让宦游旅人倦游思归的“梅”,还有独立窗前伴人隐居的“梅”。“梅”意象丰富了王闿运词作的内涵,也成为他人格与心路历程的写照。  相似文献   
42.
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旅游节事活动关系密切,应借鉴城市形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城市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本文通过网络对广州的形象因素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广州的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43.
在安德森作品的题目中,死亡一词频繁出现,而且成了他作品的主题.作品以中世纪后期艺术的死亡形式描写人物.死亡是悲剧美的典范,是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游仙诗从先秦至隋唐发展过程的梳理和艺术成就的总结,可以发现游仙诗在内容艺术上的嬗变以及它与当时社会条件和诗人际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5.
一、紧扣发展主题,在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中发挥科技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技事业应紧扣发展有所作为。王鸿举市长在刚刚落幕的市人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检索语言的应用及特征,论述了主题语言在信息检索中的优势。说明了主题检索应成为高层次搜索引擎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7.
文学的"黄金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在现当代严肃文学中的阙如已是不争的事实。探讨这个问题的由来也是摆在中外文学史家面前的一个无可回避的课题。但若从情节及其与主题的关系切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情节由高走低,主题由低走高)在小说甚至戏剧史上恰好表现为一个X的两条曲线。本文从十七世纪欧洲"黄金世纪"文学切入,瞻前顾后。以期展示西方小说在十七世纪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情节和主题完美结合的历史范式,它不妨被称之为文学的"黄金定律"。  相似文献   
48.
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养成>,是一部荡气回肠、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潘巧巧沦为杀人犯的过程.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少女潘巧巧命运相关的人物,他们或温情脉脉极富爱心,或十恶不赦愚昧至极.他们共同造就或目睹了潘巧巧的悲惨命运,但同时,他们也在完成着各自的悲剧人生.作品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深厚的感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世俗画,揭示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49.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 这次博览会的英文名称是“Great Exhibition”,可译为“伟大的博览会”,“巨大的博览会”是否当时就有这样的预见:世博会将对开拓人类眼界,推动社会发展起“巨大”,“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主题先行是通讯报道提炼主题的方法之一。有一段时期,有人把“主题先行”和“带框框下去”采访这两者混为一谈.现在仍有人认为“主题先行”是应该受到摒弃的。本文试图从实现途径的不同及产生意义的差别,来区分二者的根本不同,以期达到辨别概念、指导实践工作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