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41.
义位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是语义系统中最基本、最自然、最现成的语义单位,是与单个的词义相联系的一级语义单位,是与"义项"、"词义"、"语素义"、"语素组义"都有某种关系而又不完全等同的语义概念,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示的一种语言义,是静态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它不包括特定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的、临时的、具体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42.
李凤兰 《理论界》2013,(4):154-158
《尔雅》将不同时期、不同经传中随文释义的故训汇集整理在一起,以词条为单位,将词语分割为一个个小的词义系统,训语与被训语之间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语义关系。传统注疏及新证释义研究注重个体考释,忽视系统联系;惯用传统考据,少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关照,在对词语进行考证时,多以同义为训为中心,将所有词语都置于同义的框架中解释,对多层多向的语义关系认识模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词语在词条中具体义位的判定。论文通过在引申义列中对义位的具体判定,适当考虑词的整体联系,考证词义,跳出"同义"的桎梏,整理出《尔雅》前三篇同训词语训释中训语与被训语多层多向的语义联系:同义、相通义、类义、内在含义、对词义或语法义的描述、言语义、假借字、异体字。  相似文献   
43.
谈谈物量词对前搭配数词的语义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与词的搭配既是语法的、类的搭配,又是语义的需求、互补。物量词对数词的选择,除语法上的规定外,还要受到语义,特别是量词的后搭配名词的语义制约。不同名词选择不同的数量短语,在语义互补的条件下,显现出某种新的意义和色彩。正确的语词搭配还要受到客观现实、修辞表达、社会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物量词对数词的语义选择也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4.
函数是从数理逻辑借来的概念,义位的成分义是由义位内部不同类型的义素组成的函数;义位的结构义是由义值(包括基义和陪义)和义域(包括多少域、大小域、伙伴域)以及内部的子类型组成的函数;义位的语境义则是由主体语境义、语言环境义、小背景义、大背景义、语境零义组成的函数。上述三种函数又共同构成义位的多元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45.
义位的语境变体是义位的动态形式,是人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纽带.这个动态形式包含了语言和言语的对立统一.义位常体是语言的,义位变体是言语的.常体在语境中转化成变体,变体多次被激活又转化为常体.变体包括常规变体和非常规变体.常规义位变体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正常运用的结果.非常规义位变体是语言使用者故意打破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正常关系,临时建立能指和所指的非正常关系的言语变异.它以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体系等文化习惯为变异的基础,以隐喻为变异的媒介,以驾驭语言的能力为变异的手段.非常规义位变体的使用常偏重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群.对于第二语言使用者来说,只有进入了汉语的文化底层才有可能表达和欣赏这种言语的变异关.  相似文献   
46.
从汉语史和语言材料性质这两方面来看,殷商甲骨刻辞具有鲜明的时代整体性特征,甲骨词义系统也是如此,所以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断代整体。甲骨词义系统的整体性对刻辞义位有规定作用,归纳义位应符合这一词义系统整体性的要求。具体说就是从甲骨词义系统整体上考虑,将甲骨文字表词形式转换到词位和词义层面,然后把许许多多语境里具体的词义组合搭配形式和历时的异质因素抽掉,概括、区分为同质的最小词义单位。  相似文献   
47.
宁乡话里的“起”字有多种用法,“起”字可以作语素,主要有4种语素义,可以作动词,有7种种义位,可以作量词,有2种义位,还可以作助词,有9种分布。  相似文献   
48.
"袂"和"袖"在"衣袖"这个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东汉时期,口语中"袖"已开始了替换"袂"的进程,魏晋两朝更替进程加快,最终在唐代口语中完成了"袖"对"袂"的替换.  相似文献   
49.
甲骨文字是通过造字表词和用字表词方式来记录殷商时代的汉语词汇及其义位的。甲骨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从词汇语义学角度来看,就是字形与所表词和义位的关系,表现为一一对应和非一一对应关系。非一一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字多义、一字表多词和义位的关系;一词多字与义位的关系;一字异形、同形字、同源字与词、义位的关系;字、词、义位对应关系涉及词的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A、B义位结合的角度出发,认为古代汉语中当B是A的一个义素,A、B之间存在某种特定搭配或强制搭配,以及 A义位本身即以 B为特定对象时,可以确定 AB为复音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