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12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9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1705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51.
52.
禁忌与诉求——中国南方民族洪水再生神话的生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敏先 《江淮论坛》2012,(3):172-175
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洪水再生型神话,是洪水神话与人类再生神话的复合,这一神话类型以禁忌主题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其中蕴含的复杂的生态诉求,警示人类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进行自我的精神修炼,遵循自然选择原则,优化人种,以达到人类长久平安地生存。  相似文献   
53.
在上古神话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在礼义文化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道德,即对武器、死亡和复仇的崇拜。通过对上古神话和武侠小说的比对研究,笔者以为,上古神话中记载和揭示的向暴力倾斜的原始道德,是中国人接受和喜爱武侠小说的民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4.
制造与传播符命神话是古代中国开国帝王建构王朝天命最常用的政治传播手段。这些符命神话或者表现为以帝王身体为载体的感生、相貌异象、异事等帝王神话,或者表现为以自然异象或谶言为载体的一般符命神话。在符命神话的传播中,历代王朝既运用以官方信息传递系统为载体的官方传播模式,也依靠以谣言为载体的非官方传播模式。符命神话在王朝天命的建构中是有效的,不仅是因为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非常可观,更是因为这些符命神话的制作是基于当时民众普遍的信仰与历史记忆体系。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近代古史学上,杨宽的"神话演变分化说"可以说是一个集"疑古"之大成的学说。此说之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古史大论战的影响。而此说之建立,一方面有赖于域外之"语言学派"的神话学说,另一方面则受到了本土之古史二元论的启示。此说提出来之后,既有顾颉刚、童书业的接受,又有李季的批驳,还有蒋大沂、张光直的发挥或修正,故可以被视为中国近代古史学上的一个重要创说。  相似文献   
56.
韩海 《中外书摘》2014,(6):45-48
最近,一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内容是某些名人在江西芦溪县拜访一位叫王林的“气功大师”。这些名人的拜访使得这个所谓的“大师”很快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和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在微博上直斥其为骗子。于是,在一场围绕着真假大师的激辩中,有关王林的更多信息被网友们迅速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57.
精卫衔木填海的壮举不仅具有太阳英雄的风范,而且也含有游牧文化中战马英雄的因素,成为以小碰大、以弱战强英雄精神的代表。遗憾的是,在进入文明时期后,随着农耕社会和封建制度的稳固健全,像炎帝部落举族迁徙的情况难以再现,精卫英雄神话这种以小碰大、以弱战强的英雄气概没有继续发扬光大,反而萎缩退化;另一方面,精卫神话英雄主题却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作品中得到充分表达,成为文学家驰骋文采的广阔天地。这一点,在精卫神话英雄主题在后世文学中内容主题和文学手法上的逆向变异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58.
在对周作人女性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对之神话化的现象,亦即过分夸大其思想成就。舒芜、孙郁、黄乔生等周作人研究专家在其中起了不小的误导作用。但是通过对历史语境的还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女性思想只是当时时代大潮中的一颗普通的结晶,在新颖性、深刻性、激进性方面都无特别之处。可以承认其女性观的巨大影响力,但不能把它同思想性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59.
只从题材的角度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是一种浅尝辄止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如果转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观察,则会发现张爱玲讲述的其实是女性与男性关系的故事,并在二元对立的故事结构之下,隐藏着一个关于女性再生的神话,构成故事下的故事。张爱玲的作品揭示出,在生存勇气、智慧与创造文明方面,女性高于男人,从而显现出女性的巨大人性之光。突破题材限制,进入故事结构层面对张爱玲的故事进行叙事分析,是打开了其作品的第一层意义。进而突破到故事下的故事,看到那个现象的再生的故事是如何影响与制约着张爱玲的叙事活动的,方打开了其作品更深一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月亮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个象征符号。其能指是圆缺变化,所指是长生不死。寄居月亮之中的白兔、蟾蜍、嫦娥与桂树都具有不死特征,这些不死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月亮的长生不死形象。这是渴望长生不死的中国古人赋予月亮的文化意义,而作为月亮的对立面太阳则被赋予短命夭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