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8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4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125篇 |
人才学 | 61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878篇 |
理论方法论 | 306篇 |
综合类 | 4214篇 |
社会学 | 264篇 |
统计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339篇 |
2012年 | 394篇 |
2011年 | 447篇 |
2010年 | 465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497篇 |
2007年 | 436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360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265篇 |
2002年 | 231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一九八四年八月,我和湘西草堂文物管理员邹振华同志去礼梓乡牧云庵搞文物调查。先后发现十多块石碑,一一抄录和登记之后,又得知原来这里曾有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撰写的《牧云常住记》石碑,今已不知去向。于是,我们便请知情人座谈,并四出寻找,结果在离庵三百米远的一口水塘边找到了这块石碑。我们心里高兴极了,便花了二十元钱,请了四个强壮劳力,将这块石碑细心地从泥土里清理出来,抬到牧云庵内保存。该石碑质地为青石,通高一百一十二厘米,宽八十七厘米,厚十厘米。 相似文献
172.
《诗经》、汉乐府中有一些以弃妇为题材的作品 ,通常称之为弃妇诗。弃妇被休弃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还是男子的喜新厌旧和女子没有子嗣。而造成弃妇悲剧的根源则在于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男尊女卑、夫妻地位不平等以及传宗接代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173.
鉴于《诗序》作者与时代问题争论千余年后仍无定论的研究现状,特对其研究状况作了纵向梳理,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梳理过程中,尽量探求诸种说法所以得出结论的合理因素及论证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历代观点作了初步统计,得29说。 相似文献
174.
魏宏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90-93
雷睿是一个被冷落的建安诗人,历代论者都不太看重他。其文学的成就虽不能和乃父、叔、祖并论,但他设立崇文观,召集文士,制诗度曲,创作一些很有特色的乐府诗,继承建安风骨,为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5.
刘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2):34-36
<文选>对于梁代作品的选录是文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日本以清水凯夫先生为代表的"新文选学派"常以之佐证<文选>的撰者非萧统.清水先生的见解在中国既有附合者,亦有持异议者.笔者不同意清水先生的有关解释.本文即从徐悱作品的选录对清水之说作一驳议.本文认为,从徐悱之作的艺术性、徐悱在梁代诗坛的地位看,<文选>选入徐悱之作是有充分理由的.徐悱之作的入选不能证实<文选>的撰人是刘孝绰而非萧统. 相似文献
176.
梁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1):114-117
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生态文学,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影响到了中韩两国的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中韩两国诗坛上先后兴起生态环境诗。虽然中韩在社会基础、诗歌自身发展等因素上存在着各自差异,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生态环境诗则形象地表达了两国诗人对工业文明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77.
黄庭坚是宋代伟大的诗家,其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黄庭坚将庾信作为忧愁诗人的典范,肯定庾信的乡关之思,以之为凌云健笔文风质素,他常自比庾信,阐扬庾信哀愁精神;黄庭坚承传了庾信抒写性灵思想,在创作上主张吟咏情性,通过书写净化苦闷心灵,释放人生怨愤,调和社会矛盾,做到哀而不怨;黄庭坚自觉论析和实践庾信诗法技艺,将庾信诗赋定位为不使句弱不使语俗,肯定庾信诗赋清新气韵深稳有趣,篇章可为楷式,创作时不少字、语词、句式乃至意象、典实等均从庾信处继承和袭用,并在庾信诗文的基础上,通过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方式,变化生新。 相似文献
179.
阮籍《咏怀》诗其五十六和其七十九,历来无确定之解释。事实上,只要从诗歌所用典故入手,结合阮籍思想与所处时代进行疏证,就可得出结论:其五十六是阮籍回应谗佞之人猜疑与责难的作品,其七十九是悼念嵇康之作。 相似文献
180.
张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65-72
古代儒家成系统的诗论 ,出自对《诗经》的解读 ,较早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四家说诗互有异同 ,但无论是讲诗言志 ,或是以比兴言诗 ,还是谈风雅正变 ,都以“美刺”为一贯之宗旨。这成为汉代诗学思想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奠定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批评的政教纲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