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于逢的《乡下姑娘》在热闹的抗战初期的文化宣传浪潮中是冷静而沉思的真正的文学作品;在喧嚣的救亡呐喊里,它却揭示出救亡中更应关注启蒙,关注人本身的自我启蒙。故,《乡下姑娘》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达叔的江湖     
我的家在乡下,村口有一条小溪流过。小溪边上有一棵大树,傍晚的时候,达叔总是会坐在那里说书。我们的村子是南边最偏僻的地方,村里人大多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人人努力劳动就能够填饱肚子。偶尔也会有人出去,但是出去了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仍旧是一无所知。据说达叔是唯一出去过的人。  相似文献   
13.
乡下孩子     
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捉一只蚂蚱,乐坏了馋嘴的小鸡。拔一个萝卜,喂饱了可爱的小白兔。逮一只萤火虫,逗乐了淘气的弟弟。采一束野花,送给亲爱的妈妈。哦,乡下孩子,与蝴蝶跳舞,与小鸟唱歌。指导教师:李菊红乡下孩子$江苏滨海县八巨小学二(2)班@沈一~~  相似文献   
14.
赵硕 《老友》2014,(5):30-30
正多年来,人们认为孝主要是指对养育过自己的父母的孝敬。然而,从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副主任岗位退休多年的叶守民,不仅十分孝敬自己年迈的父母,而且对帮助过自己成长的师长、亲友,也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照顾。他用感恩的心践行着人间大孝。王益镇是叶守民读小学六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平常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在叶守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李静 《老友》2014,(7):65-65
外公今年91岁,外婆87岁。别看他俩年纪大,身体却很健朗,没有一点儿病痛。如此高龄,两人仍活动自如,生活自理。当大家都在讨论着如何养生如何长寿时,我也在观察分析外公外婆的长寿之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勤劳,劳作不止。外公从小就没了父亲,与他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十几岁就早早出去当兵,在部队当了卫生员。  相似文献   
16.
爱的交换     
父亲以他的屈辱和艰辛同我的生存和未来做了一个交换。那往事于我是毕生的,而我却未曾对父亲提起过。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满地落叶。那一年我十六岁。父亲刚刚从牛棚放出来,而我在一所中学里等待分配。我们这一届在1970年毕业的时候,居然有可能留在城里工作而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这是所有十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所梦寐以求的。刚刚获得有限自由的父亲更这样期待着,他不愿在好不容易的团聚之后又与家人分离。但事与愿违。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心  相似文献   
17.
韩扑 《今日辽宁》2015,(3):52-55
<正>每个人对人生最快乐的事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队员们而言,他们的理解更是与众不同——放映队队长刘成金说:每当深夜,在乡下给村民放完电影,在部队上给指战员们放完电影,掌声之后,散场了,大家脸上带着满意、快乐往外走。当他们看见放映队的队员们在紧张地收拾设备时,总会主动过来帮忙,说:没看够!啥时候再来给咱们放一遍呗!刘成金他们就会回应说:下回来,下回来给你们放新的!  相似文献   
18.
【正】猫叔减压族:向往云淡风轻微博上,他有25万多的粉丝;他的博客每天有上万的点击率;他经常眯着眼,怡然自得地出现在杂志和网页上。他的照片被粉丝下载到手机、电脑上做桌面、头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猫叔。猫叔是来自日本岩手县的一只可爱的猫咪。之所以称这只猫为叔,是因为这只猫已经10岁了,相当于人类中年的年龄。...  相似文献   
19.
乡下的父亲     
王熙章 《社区》2008,(13):59-59
接父亲来城里是在一个冬天。70岁的父亲从那个长遍桃树、李树、橙树的乡下来。几年未见,父亲的背明显变驼了,说话时还咳嗽,眼中也失去了早年的神采。  相似文献   
20.
因为忙于工作,我们把孩子推给保姆照顾;因为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一次次给孩子"加压"。没想到这样却使孩子患上了"抑郁症",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