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9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95篇 |
理论方法论 | 59篇 |
综合类 | 515篇 |
社会学 | 57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贺雪峰教授的新著<乡村的前途>,为当前中国农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即"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在当今消费经济时代,这种生活方式看起来像一种乌托邦.但在中国当前语境下,这种乌托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农民生活的底线希望.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常生活是现代性的重要方面,日常生活的日常性带有压抑性和同质性,因此,如何超越 现代日常生活便成为当代思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列费伏尔和赫勒所提供的两种不同思路切入日常生活批 判,进而比较了这两种路径的异同,从而审视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乌托邦情结的消解——中国“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一种精神向度及其文化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托邦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理想 ,是历代具有使命和责任感的作家的精神追求。本文拟就 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文学领域出现的一种反乌托邦创作倾向 ,阐述文学作品在削弱和厌弃了精神性力量之后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品性这一观点。其表现为 :深度意义的消失 ,历史意识被抹去 ,主体的跌落等。并指出 ,反乌托邦作品是以消解理想主义谜底的方式重设虚无的寓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造成对全球文化的压力.但文化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全球化的文化趋同;却在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逆全球化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必须重新定位自身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去适应全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2-156
80年代中期以后,乌托邦发生了分化,在一部分女性创作中出现了语言乌托邦倾向。语言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经验、感情和认识的传递,它已经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它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构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一方面,它借助自由抵抗社会压迫,另一方面,还包含着超越黑暗现实、建立理想世界的激情。新时期语言乌托邦以想象的方式坚持了梦想的价值,给后乌托邦的时代贡献了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林海音的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年情结在时空中的绵延和扩展孕育出林海音的女儿情结;女儿情结中沉积的历史负累使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停留于泣诉和哀求,并由此对男权文化所规定的传统女性角色表现出难以割舍的亲和;女儿情结的滋养使林海音的乡愁漫出了地域界限,追寻着传统的人伦和谐。溯求自我的精神源流;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的交融互渗构造出林海每音创作精神结构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夏益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79-83
肖洛霍夫小说中儿童零散化、细节化的叙事过程呈现出多种伦理面相。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直接叙事中,无论是孩子们赤子童心建构的自由世界还是孩子们存在的家的快乐世界,都是作者的乌托邦伦理叙事,以儿童这样一个不可靠叙事者的视点来叙述革命的正义与非正义,凸显革命语境之下对生命价值本身的尊重。在以儿童为符号的间接叙事中,作者注重的则是儿童功能化符号化的叙事意义,从儿童与成人的互动中,通过儿童符号的本真叙事表现对成人罪性的救赎,通过儿童符号的苦难叙事反映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家庭伦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基督教伦理对弱者的怜悯。此外,成人在革命正义与象征人类希望的儿童之间的伦理困境中所做出的选择,也体现了肖洛霍夫对生命敬畏的伦理旨趣。 相似文献
20.
李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35-39
新传播科技促进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也概莫能外。在塞尔分析看来,新传播科技的虚拟性、流动性、可塑性、柔软的连结性以及轻柔的无限可能性,蕴藏着旧式教育机构无法达到的潜能。塞尔认为,只有通过永不间断、远无止尽、摆脱时空与疆界藩篱的教育过程,通过教育与新传播科技之间的相互联结进而创造社会联结,才能真正达致所谓的正义与公平,从而促进教育学本质的发展与确立;教育教学致力的是社会整体,而非在智识上或是专业上的培育,因此更应注重如何培养“共在”公民这个层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