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20篇 |
免费 | 506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33篇 |
劳动科学 | 70篇 |
民族学 | 446篇 |
人才学 | 112篇 |
人口学 | 43篇 |
丛书文集 | 2327篇 |
理论方法论 | 463篇 |
综合类 | 4964篇 |
社会学 | 702篇 |
统计学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0篇 |
2023年 | 948篇 |
2022年 | 998篇 |
2021年 | 1058篇 |
2020年 | 815篇 |
2019年 | 694篇 |
2018年 | 221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404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18篇 |
2011年 | 406篇 |
2010年 | 399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444篇 |
2007年 | 363篇 |
2006年 | 301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中,乡村家庭主要体现为离散型家庭结构,并形成了“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乡村出现扎根型家庭结构,在家计上主要为就近务工或经商模式。国家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小农家计的转变带来新的契机,基于电商业的数字化家计模式逐渐兴起。数字化家计主要以有丰富务工经验的返乡创业青壮年为主导,其初步成功得益于国家政策、亲代奉献及各种社会强弱关系的作用。在一些不发达地区,数字化家计尚在起步阶段,农户如能够合理运用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务工经验,并且相关制度能够切实落地与嵌入得当,数字化家计将对优化家庭和村庄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按照人类心智进化方向,人类认知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神经层级、心理层级、语言层级、思维层级和文化层级的认知,这五个层级的认知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有莫大关系,可据此将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分为身体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思维适应与文化适应五个方面。调查发现,无论是身体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思维适应还是文化适应,搬迁户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其在“他乡”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生活共同体破裂后熟人社会难以重构,新共同体难以融入。为此,在构建搬迁户社会适应的路径时,应在强化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对搬迁户社会适应的影响与价值时,通过转变思维认知营造社会适应氛围、关注心理需要激发社会适应动力、增强发展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水平、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3.
周永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29-38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村家庭与个人既有的网络关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生命意义的断裂。断裂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动或主动地采取回应与行动——重构。应在社会、家庭、个人同构的思路下,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设计和个人能动性激发两个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家庭与个人的时空生活。 相似文献
84.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817-820
美丽乡村是中国梦在规划领域内的建设目标。在全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山西也积极展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践工作。山西建设美丽乡村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规划措施:绿地规划改建——小游园建设和第三产业调整——休闲养生农业。 相似文献
86.
明代社学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特征,但从其社会稳定性、经费来源、日常管理及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属于"私学"范畴之内.不过,其于晚明着实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官学化倾向.在明代统治者利用"乡村教化"来实施对基层社会之软性控制的过程中,社学也被纳入其中,并形成了其相对特殊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特殊性格,也使社学成为明代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晚明社学的官学化倾向,一方面表现出了国家社会软性控制的强化与社会政治氛围的相对开放;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在基层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下,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相对失衡. 相似文献
87.
民间精英与乡村治理——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政治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乡村,以士绅为主的基层精英阶层在沟通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官民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世纪前期,现代传媒对乡村地区几乎不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民间精英的城市化和劣质化,国家权力组织也未能有效地渗入基层,从而导致了乡村治理的困局.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