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926篇
社会学   26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72.
毛武     
毛武,1953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员,唐山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唐山市书画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973.
陶佛锡作品     
陶佛锡,别署墨藻居士,1937年2月生于北京,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二、三届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河北省佛教协会“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顾问,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74.
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和南梁顾野王的《玉篇》,在语言文字统一规范的过程中曾发挥超越时空的“无言之师”的作用。南北朝隋唐期间,颜氏家族对社会语言文字现象给予了密切关注,作了大量是正文字的工作,对汉字规范化作出了贡献。字样之学起始于隋,兴盛于唐,确立了楷书系统的正体地位,并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975.
陈华 《文史哲》2005,(3):81-85
日本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法书的传入有相当直接的渊源关系。盛唐时,王羲之等的法帖传入日本,受此影响,日本书法开始确立,及至日本奈良时期,全面模仿唐朝,崇拜晋唐的书体在日本盛行。王羲之等的书体由那些来唐朝学习的遣唐使带回日本,当时最著名的有最澄、空海、橘逸势等。晚唐以后,追随和模仿中国的倾向衰弱下来,与此同时,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萌出了新芽。南宋时候的日本书法界,宋朝的书体开始向以王羲之书体为基础的唐朝书体挑战了。明清以来,中国众多书法家的法帖流入日本,使得日本书法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976.
译者主体性包括能动性受动性两个方面,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众多,译者本人的内因也在其中。文章以翻译家夏济安和他编选翻译的《美国名家散文选》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译者的宗教观、女性观、爱情观和悲观主义思想等人生哲学思想对译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大家之一,他的书法表现个性,形式独特,其章法更是他书法表现个性的武器,王献之通过其独特的章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其连贯美、虚实美、和谐美等为王献之的书法注入独特的艺术价值,充分表现了王献之书法的章法美。  相似文献   
978.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这一时期完备,文字也发展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书法世家,书法真正开始了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转变。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尽管在元明以来的官方史志中,大理"西镇"的"名家大姓"仍被视作一个不同于"汉人"的群体,但在民间同一时期的墓志铭与族谱等民间文献中,他们则大体上一直延续与不断地强调着他们所拥有的"汉人"祖先。"西镇"基于其祖先叙事之上的这一身份之辩,与大理洱海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关系的复杂性有关,亦与将"民族"想象为一个具有共同"血统"的历史实体的文化传统有关。在历史的进程中,处于华夏边缘的大理洱海地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曾经历几次重大的转变。每一次转变,均会重启这一地域社会空间的"结构化"过程,孕育或塑造其"地方文化的特色"。因此,对"民家人"到底是"汉"还是"白"的追问,本身就已简化或遮蔽了地方社会在历史时间中"结构化"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80.
书法在中国一般特指为汉字的书写艺术,然而东巴文字书法和汉字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还可能是同源,在早期都用于宗教活动。但当今的东巴文字书法创作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且处于起步阶段,汉字书法中魏碑艺术自然、稚拙、生动的特点和其产生于民间,通过字体结构的生拙趣味、刀刻石痕和风化剥蚀的沧桑漫漶感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东巴文字的特点与此相合,可从魏碑中学习这种趣味并用于书法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