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627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37篇
人才学   169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355篇
理论方法论   295篇
综合类   3077篇
社会学   499篇
统计学   7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了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综合运网规划相互反馈的互动机制,提出以城市集散节点为主导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思路,并以综合运输集散、衔接综合广义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枢纽布局选址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从大型综合枢纽建设与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的关系出发,引入了提高枢纽衔接效率和实现运输一体化的分析思路。分析认为:提出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简单清晰,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且能够反映枢纽和对外运网适应性密切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92.
在西方家庭治疗理论中,依据家庭发展阶段论观点,关注儿童发展的各阶段主要任务,会发现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儿童与家庭的逐渐分离,这与传统中国人家庭成员之间过度追求依恋的现象有极大的区别。此外,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家庭各次系统之间保持清晰的界限,避免形成各种三角关系,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互动模式,能更好地保证家庭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适当借鉴西方家庭治疗理论对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是后二语习得时代的语言学习新转向。本文旨在进一步明晰泛在大学英语的学习模式,并建构多层次互动式的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建构泛在大学英语多层次互动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一是解析微格课堂语境;二是从经验性和定性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研究转移到定量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构建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从模式验证和模式本质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中华民族"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以及研究中国民族现象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共同体而言,与中华民国不一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延续了"中华"这一象征性表达的基础上,还通过具体的政策、法令和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总体性实践着"多元"的平等、团结和发展,从而把中华民族总体性存在从自在的形态转向了自觉的存在。这种转变意义的内涵在于:中华民族主体在象征秩序的合理性调适及介入下,实现了民族自在实体和自觉实体之间的统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市场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技术和人才援助,加大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技术人才的培养,促使民族发展模式由连续共生的模式向一体化共生模式演变,民族共生介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更加明显。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一体化共生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95.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理念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毫无疑问起到关键的媒介作用。因此,教师语言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群体人际互动理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情感表达、认知交流、感染教育、引导控制及激励凝聚等功能.用群体人际互动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拓展就是要以合作为目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表达交流,以冲突为手段调节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控制导引,以暗示、模仿、感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激励水平.因此,要建立群体良性互动秩序营造沟通功能拓展环境,创新群体互动教学方式搭建沟通功能拓展平台,运用人际关系规律建立沟通功能拓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97.
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模式的选择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比较了产学研不同合作方式和特点,以及不同合作模式的适用条件,认为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均可归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四类,其合作机制、适用条件各异,并无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但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为产学研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8.
近来国内出现一些质疑、否定我国现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文章,其所依据的是质疑或否定民族平等的公民平等观、民族注定要消亡的发展观以及崇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等似乎“不言自明”的原理.但无论是近代以来的各国历史和实践,还是当代众多科技和人文理论成果,都已经证明而且仍在证明,传统的简单、绝对化的平等观正在让位于包容性平等观;以旨在同质性为根本的未来发展观,逐渐为欣赏多样性的共生发展观所取代;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基本特征的民族国家观,不仅早已被国家宪法所不容,更为当代主流历史进程所唾弃.尽管我们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仍需要不断完善调整,但包容性平等观、共生发展观和多民族国家观理应成为当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理应贯穿于相关研究和实践之中,以实现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文章从和谐共生的概念入手,以哲学的视角解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从而进一步提出五台山构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总结出构建五台山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四点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古代虽有“博爱”一词,但与西方伦理学中的Philanthropy差异较大.古代“博爱”概念模糊,泛泛而爱,平等意识不明显.而Philanthropy指平等地爱一切人,内涵明确.虽然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曾将Philanthropy 译为“博爱”,但非主流译法,且随着第一次中西交流的中止而夭折.明治中后期日本学者发掘凸显了“博爱”的平等意识,使其成为与Philanthropy吻合的新名.日译“博爱”在清末传入中国且影响了Philanthropy在中国的厘定.中国近代学人由于知识背景等不同,对“博爱”和Philanthropy认识不尽相同.康有为等人以韩愈“博爱为仁”为基点来接受西方Philanthropy之学,使“博爱”对译Philanthropy在清末民初最终定型.但中国近代“博爱”新旧杂糅,意域广阔,并不等同于日译名.这一译名的流变,折射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近代的缓慢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