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9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23篇
理论方法论   204篇
综合类   2965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江雪》和《独坐敬亭山》是唐诗五言绝句中的名篇,本文对这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简单讨论了两诗的思想价值及启示。  相似文献   
992.
"物象"群落的出现是屈原诗歌的一大显著特点,也是其与《诗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它展示了文学抒写重心、抒写手段的一次重大变化。屈原天才地继承了远古文化中物与象的原发生机,在中土文化与南土文化的相摩相荡中,实现人与自然、历史的友好对话。自屈原后,物象成为了历代诗人回归本真的一叶轻舟  相似文献   
993.
汉代《郊祀歌十九章》的游仙长生主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宗教与文学创作关系的角度,通过爬梳整理汉武帝重用神仙方士、制定郊祀之礼的活动过程,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郊祀歌十九章》表现的“逝昆仑”“登蓬莱”、“延寿命,永未央”的游仙长生旨趣,并提出了汉武帝望把蓬莱的活动,是与封禅大典一样重要而频繁的祭祀活动,而这个现象,是目前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等研究中都被忽略了的一个盲点。本文还从宗教体验和艺术灵感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郊祀歌》在表现祀神迎仙、天人感应的神秘境界,以及歌咏祥瑞灵物上的艺术特色,对其在诗歌创作艺术史上的地位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论述投篮准确性的关键在于投篮手法的正确和投篮时力量的运用适当,以及投篮要有自信心等观点,并对投篮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1986年再版,1991年第三次印刷,1994年第四次印刷,曾先后勘改讹文脱字数百处,多为排印校对之咎,亦有原稿失检错漏所致。《管锥编》征引繁富,且成于忧患之中,检书不易,偶有字句讹夺,在所难免。不贤识小,复就管窥所及,试为校订,供《管锥编》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李丕洋 《船山学刊》2005,(4):52-54,60
"哲学"一语在古希腊文中的含义是指"爱智慧",而"哲"字在汉语中,是聪明的意思.从字义上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迪智慧的学问.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解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根本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农村的机制变革与经济发展,因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基于地处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太行山深山区的富岗山庄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84年以来该村的机制、结构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在一个博弈模型里对农村精英同社会、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农村精英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从一个侧面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曾把原始的人与自然的混纯统一概括为自然的异己性和人类象动物一样的服从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发韧于人猿相揖别的时代。100多万年前能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产生。人从动物界的初次提升立即产生了人与自己的母亲——自然界的二重关系。然而人与自然的最初界线是异常模糊、混纯不清的。观念上反映人与自然的朦胧关系的,是原始时代技术与哲学的交融、原始宗教与自然知识的缠结。  相似文献   
999.
互文是《诗经》中比较重要的语言现象。前人研究《诗经》的重点在诗旨的阐发和字词的训诂上,有关《诗经》互文为数不多的说解零星地散见于各书;今人给《诗经》作注,一般不提修辞手法。所以,把《诗经》互文的种类和作用梳理一番很有必要,因为这将有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该书诗句中的互文,也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原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00.
论著中的辅文信息备受读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信息检索、传递、统计的依据。本文对37种教育OD专业期刊论文的辅文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都柏林元数椐、与2000年图书情报类辅文信息、与1998、2001~2003年同类调查信息作了比较。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增加辅文信息总量,统一编排格式,奖励辅文标准化、规范化的期刊和辅文借鉴都柏林元数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