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古代伦理形态的基本范型—"五伦"社会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儒家伦理的主导地位及隋唐后佛教内重大乘而轻小乘的倾向等因素,在汉地,《善生经》所揭示“六方”伦理长期沉寂,迨至近代太虚大师始倡扬之。孟子的“五伦”说与佛教的“六方”伦理之间有相似的特性,如:在学说提出上皆来自圣贤的教化,在施教对象上都面临着当时社会等级差异性,在各伦之间的地位上皆具有不平等性,在对人重视上都以物质富足为先导再重教化等。但两者的立意及归宿却是不同的,孟子的“五伦”说是其王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落脚点,而佛教的六方说虽也注重世间伦理建设,劝人止恶行善而求今生善,但其根本上是以超越轮回、了脱生死为目的的,世间伦理建设是其方便、手段及道场。  相似文献   
13.
儒家人伦思想的建构与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人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先秦时期 ,它带有原始的民主因素 ,十分重视主体的独立人格及其在礼仪交往中的自觉自律 ,具有血缘亲情的显著特点。进入专制社会后 ,为适应君主独裁的政治需要出现了工具性蜕变 ,最终成为阻挠社会平等和身份自由的消极因素。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和专制政体的解构 ,儒家人伦思想失去了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但作为文化思想资源 ,它至今仍有助于我们健全法制社会 ,完善市场经济 ,在情理与法理协调和谐中建构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人伦观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五伦思想的丰富内涵并对其现代启示给予关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伦是儒家伦理规范之根本,明清时代的五伦观念越来越突出等级意识和单向性的绝对要求,日趋异化和不合理,背离了早期的交互性原则。在这一话语背景下,明后期的《封神演义》出现了对五伦的消解,反映了作者对秦汉以来德性伦理异化为政治伦理的不满和反思,表达了对双向性和交互性人伦关系的渴望与价值诉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小说对五伦的消解只是在一定层面上进行,而且基于儒家稳定道德秩序的价值理想,小说在消解的同时又进行着重新建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了解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朋友是家庭之外的一种社会关系,中国人对于朋友的认识经历了从“五教”到“五伦”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先哲们对交友的目的、原则、方法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思想探索,这些思想在后世人们的交友实践中表现为真诚守信、相携互助、心志相通、惺惺相惜的光辉事迹,并被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古人重友的精神对当今时代人们的行为实践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凌空蹈虚是当下中国思想界的主要病症。尽管在学术理想与学术抱负上新世纪之后确实有了重大改观,在直面人类生存方面的理论勇气尤其让人刮目相看。可惜的是,有关中国现代思想的实体建构却始终存在着“思想落地”的困境。本文的研究与思考以为,重构具有可欲性和正当性的社会秩序乃至世界秩序,除了合理运用古今中外的各种理论资源之外,还须对这些资源的不同理路做出理论化处理和重思;在对全新的历史情势做出准确诊断的同时,尤须以中国为根据,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方能确立中国理论发动和知识创造的真正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凌空蹈虚是当下中国思想界的主要病症。尽管在学术理想与学术抱负上新世纪之后确实有了重大改观,在直面人类生存方面的理论勇气尤其让人刮目相看。可惜的是,有关中国现代思想的实体建构却始终存在着"思想落地"的困境。本文的研究与思考以为,重构具有可欲性和正当性的社会秩序乃至世界秩序,除了合理运用古今中外的各种理论资源之外,还须对这些资源的不同理路做出理论化处理和重思;在对全新的历史情势做出准确诊断的同时,尤须以中国为根据,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方能确立中国理论发动和知识创造的真正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