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55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77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弘扬“五四”精神 ,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当代青年继承“五四”精神 ,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大旗 ,为振兴中华民族 ,贡献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992.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时的先进分子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追求真理,敢于否定自我,把思想解放和改造中国社会紧密相联,把思想解放和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终于找到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新航道  相似文献   
993.
:五四时期倡导科学,比较看重科学的实用功能,但对科学的理性价值有所忽视。影响至今,则是科学的技术功能已成共识,而科学的精神力量却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法轮功”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文化之时,部分人竟疑惑上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理解科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994.
五四人”作为本世纪初一个特定的文化阶层,其角色定位决非我们以往学术研究中的习惯性理论预设———一成不变的启蒙者。实际上,他们既有一个由传统文化精英向近代启蒙者转变的过程,也有一个由启蒙者转变为被改造者的过程,而且二者之间相互纠结,很难理清。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滥觞于学界的“知识原罪意识”,对于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命运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邓中夏留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是作为职业革命家而非专门学者的角色,但他的学术研究,对于指导和总结中国工人运动,却算得上居功至伟."五四"时期,邓中夏对"实行"一面的选择,及其求为"有学问的实行家"的自我塑造,确然体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知识界求新、求变乃至自我改造的时代风气.进而言之,"五四"之后邓中夏等激进人物对于"实行"一极的凸显与实践,实是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我与时代关系的一种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996.
孙郁 《领导文萃》2010,(14):76-79
<正>陈独秀与张国焘,按天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者,当时的环境,却让他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即由学术转向政治。他们自愿放弃学人身份,甘愿做一个革命者,把"五四"的文化风潮,从书斋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997.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革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在每年元月12日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的日子里,我总要回想起先后三次与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妈妈见面,并给予我教诲的情景。第一次是在1956年"五四"  相似文献   
999.
五四时期是我国女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干将的胡适 ,以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武器 ,在批判传统妇女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他的妇女观 ,对五四时期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新定位作了舆论上的准备。但由于其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固有的妥协性 ,又使其妇女观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00.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推行白话文教育。“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批白话文作家,得以在新式语文课本中集体亮相。鲁迅即其中代表。从“五四”到现在,鲁迅作品是中小学课本中一道特异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