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705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采取了"围魏救赵"策略,这一策略实施的原因是由当时根据地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空前严峻的军事形势所决定的。但是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红四军自身的失误,"围魏救赵"策略并未完全发挥效果。  相似文献   
92.
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鸿石 《河北学刊》2002,22(2):141-145
抗日战争时期 ,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 ,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3.
抗战时期根据地报纸的整风改版运动是全党整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既为整风务又在整风中得以进步,进步了的党报又推动了全党整风和根据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战略角度出发,要求党报不仅要担当动员民众的任务,而且要进行民众的组织工作。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良作风常常阻碍着党的正确政策的执行。这反映在报纸上就是不能够及时地反映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与实际生活、重点不突出、编排不当甚至是新闻失实。这些缺点和不足妨碍了党报作用的发挥。为了纠正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相似文献   
94.
试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救国公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特殊需要,创设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完粮纳税形式的救国公粮制度,它包括统一累进的征收原则、藏粮于民的储存办法、凭票领粮的支取方式。救国公粮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改善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状况,保证了晋察冀抗日部队和政府机关的粮食供给,而且还为其他敌后根据地解决粮食问题树立了典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的重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95.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八年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冀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篇章。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思想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96.
"三三制"政权是我党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抗日民主政权,该政权的确立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等原因;依据"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政权,无论是产生、实施还是监督、保障,都充分体现了民主性;它的实施,在调动边区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詹永媛 《学术论坛》2005,(10):146-149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虽不均衡,但具有高度政治化、大众化、英雄主义等三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它在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的革命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飞 《理论界》2006,23(2):169-17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巩固红色政权和适应根据地的经济需要,发行了银、铜、纸各种货币,统一了苏区金融,发展了苏区经济,湘鄂西苏区发行的货币,具有鲜明的革命属性,是我国货币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0.
吴学东 《学术论坛》2006,1(6):154-157
毛泽东的根据地发展战略思想,是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及共产党人在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发展以致完善、成熟的。它在中国革命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