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01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0篇 |
劳动科学 | 42篇 |
民族学 | 286篇 |
人才学 | 192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554篇 |
理论方法论 | 521篇 |
综合类 | 4873篇 |
社会学 | 666篇 |
统计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262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238篇 |
2015年 | 341篇 |
2014年 | 588篇 |
2013年 | 531篇 |
2012年 | 639篇 |
2011年 | 661篇 |
2010年 | 638篇 |
2009年 | 608篇 |
2008年 | 686篇 |
2007年 | 562篇 |
2006年 | 465篇 |
2005年 | 430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320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71.
自由问题是费希特知识学以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主题。在费希特知识学中,自我的形而上学特征直接决定了自由的特性。可以大致从这样三种自我和自由的类型来概括费希特知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绝对自我与先验的自由、现实自我与实践的自由、宗教中的自我及其自由。我们试图阐明,自我在费希特知识学的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规定性,这样的自我是如何实现自由的,他的自由思想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72.
与传统学界将李贽诗学归之为“童心”说不同,文章从李贽“大人”之学入手,溯源其心性锤炼历程,梳理出“快乐”诗学的特质。对此特质,分别从主体性与价值两个角度探讨:一是独立不惧的“大人”形象的树立;二是平易自然的“化工”风格。李贽有着自觉地追求自由、独立的主体意识,同时在诗学表达上不尚典,不雕琢,不求载道,这与晚清的“诗界革命”、五四的“新诗革命”皆有贯通之处,具有了“现代性”的特质,故对其诗学价值更应放置在传统与现代文学的“长时段”演变中去发掘。 相似文献
73.
74.
75.
哲学在明末的译名是爱知学、理学或穷理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西周在知晓这一译名的情况下,摈弃理学等原有译名不用而新创哲学译名,是有其文化上深意的。用哲学译名,既与东方语境中人所共知的朱子理学划清界限,又使这门学问具有东方文化气息。哲学在辞典、报刊等普遍使用的情况下,最终为中国学者所接受,但其接受过程并非没有理性的思考,并非毫无障碍。梁启超、严复都曾对这一译名踟蹰再三。哲学译名的确立过程,是东方学者赋予哲学东方意义的过程,西周、梁启超、严复对哲学译名深思、选择的过程,也很有东方特色。西周后创的哲学译名,能够取代中国已有的爱知学、理学而为东方学人共用,是日本在接引西方文化方面超过中国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6.
谈起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人们首先会提及张宪文。张宪文1954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至今,在中华民国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已撰著和主编多本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研究领域涉及民国史理论体系、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屠杀史、 相似文献
77.
刘艳春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95-97
王德福博士的《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叶尔姆斯列夫理论的专著。该书视角独到,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体系宏大,对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阐释,构建了既符合语符学理论又有所创新的自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8.
79.
在《神话》一书中 ,巴特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引入符号学研究中 ,试图将符号学与社会历史统一起来 ,从而对大众文化的神话性进行消解。但这就使得神话无法形成一个自足的体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符号学的基本思路 ,并导致体系内部的矛盾。巴特用符号学思想来揭示大众文化 ,这不仅是语言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 ,因而他面对着一个从语言、神话系统向社会现实过渡的问题。因而需对“意识形态”和“语言系统”加以重新考察 ,找到这两者共同的根据 ,从而将这两个不同系统中的概念纳入一体中去。 相似文献
80.
中国古代律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其历史也就是三分损益出现及其后为解决黄钟不能还原和不能旋宫转调问题,进行漫长探索的历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