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9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51篇
人才学   9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288篇
理论方法论   388篇
综合类   4939篇
社会学   52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意象到具象——也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视觉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美国现代诗坛横向格局里的一个纵向视角,结合庞德、威廉斯、肯明斯的意象派代表诗作,探讨其中意象外化为具象的轨迹以及具象中蕴藏意象的特征,并对具象诗表意法作简要分析,进而对意象诗与具象诗,包括二者视觉性特点,作实质性区分。  相似文献   
92.
"康吧"交往是纳西族与傈僳族、藏族之间一种独特而历史悠久的物质交换模式,它不符合理性选择的逻辑却能世代延续至今,同时,不同民族间的"康吧"交往又存在差异。本文借鉴西方主流理论对这种古老的交往模式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多重理论角度出发,采用访谈、观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依赖性、信任和互惠原则对"康吧"交往的延续至关重要;(2)货币市场和投机行为的出现导致"康吧"交往走向衰落,但情感互惠和资源互补使之至今存在;(3)自然资源条件、资源互补程度、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对交往模式的差异都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3.
高岩 《社科纵横》2007,22(1):122-123
道德存在并依赖于人的现实生活,又在人的现实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交往性活动是形成学生德性品质的源泉,也是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基础。有了交往性活动,主体才能了解和理解道德、体验道德,才能主动改造自己的德性,真正成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交往性活动要求学校德育要打破僵化的“知性”德育模式,重视和引导学生的交往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有益的交往性活动中追求道德的进步和德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
鲍照赋略论     
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赋作较有特色的作家,但历来对其诗的重视远远超过赋.鲍照赋仅存十篇,数量不多,但却和诗一样,都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深抒发了人生感慨.  相似文献   
95.
唐末来华的著名新罗文士崔致远在游宦淮南幕府四年期间,与淮南节度使高骈既建立了融洽的宾主关系,也缔结了亲密的私人情谊,同时还曾有过频繁的诗歌赓和活动。崔致远于中和四年(884)秋决意东归新罗,其起因也与淮南政局的恶化以及幕主高骈人生态度的转变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存论内涵讨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支配性的社会权力,而不是纳入经济范畴体系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理性前的交往形式,其讨论的核心内容是个性与交往的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存论内涵的分析给我们指出了研究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一条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道路,分析资本运动自我扬弃的感性辩证法;另一条是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道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研究扬弃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97.
悼亡诗,中国古代一般指丈夫追悼亡妻之诗,而广义之悼亡诗,则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之作.朱熹人生经历丰富坎坷,交友交游甚为广泛,故其诗歌创作之中亦多悼亡之作.朱熹悼亡诗创作情感蕴含丰富,不仅体现为对悼亡之悲、亦有感时伤事的情感体现、吾道益穷的深沉感慨.其悼亡诗的创作不仅有着一定的史实价值,亦具有颇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8.
孔子诗教是对周人诗教的哲学变革。孔子诗教以“礼义”为选取标准,以“兴观群怨”为思想结构,获得了“仁”之本质规定。孔子诗教推行对话式、兴发式教学方式,兴发式是师生共同对道德精神的召唤,对话式是师生平等主体与思想者之间的对话。孔子诗教确立了“思无邪”的价值准则,旨在培养“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诗”与“礼”“乐”共同实现孔子儒学的道德理想。此即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
西域地名语言背景是多方面的,许多地名的来源涉及吐火罗语、汉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粟特语、塞语、梵语、波斯语、伊朗语、藏语等多种语言。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名与西域历史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论述,但鲜有专门以特殊地名为视角的论述出现。现以此为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式,分析研究新疆地名所反映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侧面。文章认为,新疆地名的横向和纵向结构中不仅能反映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历史依据和普遍性背景,而且还能以此为研究切入点,为深入挖掘地名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提供新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00.
历史唯物主义交往理论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交往主体的现实性、交往内容的层次性以及交往形态演进的规律性。基于唯物史观,人的交往形态表征着人的发展状态,人的交往能够促进社会结构体系发展继而促进人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社会成员的总体交往水平和发展状态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诸如交往范围需进一步拓展、交往层次需进一步深化、交往异化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坚持唯物史观,促进人的交往的不断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